ZHCSJ15C November 2018 – March 2025 ADC12DJ3200QML-SP
PRODUCTION DATA
圖 4-1 ZMX (CGLA) 和 NWE (CCGA) 封裝| 引腳 | 類型 | 說明 | |
|---|---|---|---|
| 名稱 | 編號 | ||
| AGND(1) | A1、A3、A6、B1、B3、B4、B6、B6、C6、C7、D4、D5、D6、D7、E4、E5、E6、E7、F1、F4、F5、F6、F7、G2、G4、G5、G6、G7、H2、H4、H5、H6、H7、J1、J4、J5、J6、J7、K4、K5、K6、K7、L4、L5、L6、L7、M6、M7、N1、N3、N4、N5、N6、P1、P3、P6 | — | 模擬電源接地。AGND 和 DGND 應直接連接到電路板上。 |
| BG | A2 | O | 帶隙電壓輸出。此引腳能夠拉取 100μA,并可驅動高達 80pF 的負載。有關更多詳細信息,請參閱模擬基準電壓 部分。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保持斷開。 |
| CALSTAT | B9 | O | 前臺校準狀態輸出或器件警報輸出。功能通過 CAL_STATUS_SEL 進行編程。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保持斷開。 |
| CALTRIG | A9 | I | 前臺校準觸發器輸入。只有在 CAL_TRIG_EN 中選擇硬件校準觸發時才使用此引腳,否則將使用 CAL_SOFT_TRIG 執行軟件觸發。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連接到 GND。 |
| CLK+ | G1 | I | 器件(采樣)時鐘正輸入。時鐘信號必須與該輸入交流耦合。在單通道模式下,在上升沿和下降沿對模擬輸入信號進行采樣。在雙通道模式下,在上升沿對模擬信號進行采樣。該差分輸入具有內部 100Ω 差分終端,并且自偏置為理想輸入共模電壓。 |
| CLK– | H1 | I | 器件(采樣)時鐘負輸入。必須為 AC 耦合。 |
| DA0+ | E14 | O | 用于通道 A、通道 0 的高速串行化數據輸出,正連接。該差分輸出必須采用交流耦合,并且必須始終在接收器上使用 100Ω 差分終端進行端接。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保持斷開,或使用 0Ω 至 1MΩ 電阻器將其連接至介于 GND (0V) 和 VD11 (1.1V) 之間的任何電壓電平。 |
| DA0– | F14 | O | 用于通道 A、通道 0 的高速串行化數據輸出,負連接。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保持斷開,或使用 0Ω 至 1MΩ 電阻器將其連接至介于 GND (0V) 和 VD11 (1.1V) 之間的任何電壓電平。 |
| DA1+ | C14 | O | 用于通道 A、通道 1 的高速串行化數據輸出,正連接。該差分輸出必須采用交流耦合,并且必須始終在接收器上使用 100Ω 差分終端進行端接。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保持斷開,或使用 0Ω 至 1MΩ 電阻器將其連接至介于 GND (0V) 和 VD11 (1.1V) 之間的任何電壓電平。 |
| DA1– | D14 | O | 用于通道 A、通道 1 的高速串行化數據輸出,負連接。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保持斷開,或使用 0Ω 至 1MΩ 電阻器將其連接至介于 GND (0V) 和 VD11 (1.1V) 之間的任何電壓電平。 |
| DA2+ | A12 | O | 用于通道 A、通道 2 的高速串行化數據輸出,正連接。該差分輸出必須采用交流耦合,并且必須始終在接收器上使用 100Ω 差分終端進行端接。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保持斷開,或使用 0Ω 至 1MΩ 電阻器將其連接至介于 GND (0V) 和 VD11 (1.1V) 之間的任何電壓電平。 |
| DA2– | A13 | O | 用于通道 A、通道 2 的高速串行化數據輸出,負連接。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保持斷開,或使用 0Ω 至 1MΩ 電阻器將其連接至介于 GND (0V) 和 VD11 (1.1V) 之間的任何電壓電平。 |
| DA3+ | A10 | O | 用于通道 A、通道 3 的高速串行化數據輸出,正連接。該差分輸出必須采用交流耦合,并且必須始終在接收器上使用 100Ω 差分終端進行端接。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保持斷開,或使用 0Ω 至 1MΩ 電阻器將其連接至介于 GND (0V) 和 VD11 (1.1V) 之間的任何電壓電平。 |
| DA3– | A11 | O | 用于通道 A、通道 3 的高速串行化數據輸出,負連接。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保持斷開,或使用 0Ω 至 1MΩ 電阻器將其連接至介于 GND (0V) 和 VD11 (1.1V) 之間的任何電壓電平。 |
| DA4+ | E13 | O | 用于通道 A、通道 4 的高速串行化數據輸出,正連接。該差分輸出必須采用交流耦合,并且必須始終在接收器上使用 100Ω 差分終端進行端接。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保持斷開,或使用 0Ω 至 1MΩ 電阻器將其連接至介于 GND (0V) 和 VD11 (1.1V) 之間的任何電壓電平。 |
| DA4– | F13 | O | 用于通道 A、通道 4 的高速串行化數據輸出,負連接。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保持斷開,或使用 0Ω 至 1MΩ 電阻器將其連接至介于 GND (0V) 和 VD11 (1.1V) 之間的任何電壓電平。 |
| DA5+ | C13 | O | 用于通道 A、通道 5 的高速串行化數據輸出,正連接。該差分輸出必須采用交流耦合,并且必須始終在接收器上使用 100Ω 差分終端進行端接。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保持斷開,或使用 0Ω 至 1MΩ 電阻器將其連接至介于 GND (0V) 和 VD11 (1.1V) 之間的任何電壓電平。 |
| DA5– | D13 | O | 用于通道 A、通道 5 的高速串行化數據輸出,負連接。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保持斷開,或使用 0Ω 至 1MΩ 電阻器將其連接至介于 GND (0V) 和 VD11 (1.1V) 之間的任何電壓電平。 |
| DA6+ | B12 | O | 用于通道 A、通道 6 的高速串行化數據輸出,正連接。該差分輸出必須采用交流耦合,并且必須始終在接收器上使用 100Ω 差分終端進行端接。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保持斷開,或使用 0Ω 至 1MΩ 電阻器將其連接至介于 GND (0V) 和 VD11 (1.1V) 之間的任何電壓電平。 |
| DA6– | B13 | O | 用于通道 A、通道 6 的高速串行化數據輸出,負連接。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保持斷開,或使用 0Ω 至 1MΩ 電阻器將其連接至介于 GND (0V) 和 VD11 (1.1V) 之間的任何電壓電平。 |
| DA7+ | B10 | O | 用于通道 A、通道 7 的高速串行化數據輸出,正連接。該差分輸出必須采用交流耦合,并且必須始終在接收器上使用 100Ω 差分終端進行端接。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保持斷開,或使用 0Ω 至 1MΩ 電阻器將其連接至介于 GND (0V) 和 VD11 (1.1V) 之間的任何電壓電平。 |
| DA7– | B11 | O | 用于通道 A、通道 7 的高速串行化數據輸出,負連接。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保持斷開,或使用 0Ω 至 1MΩ 電阻器將其連接至介于 GND (0V) 和 VD11 (1.1V) 之間的任何電壓電平。 |
| DB0+ | K14 | O | 用于通道 B、通道 0 的高速串行化數據輸出,正連接。該差分輸出必須采用交流耦合,并且必須始終在接收器上使用 100Ω 差分終端進行端接。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保持斷開,或使用 0Ω 至 1MΩ 電阻器將其連接至介于 GND (0V) 和 VD11 (1.1V) 之間的任何電壓電平。 |
| DB0– | J14 | O | 用于通道 B、通道 0 的高速串行化數據輸出,負連接。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保持斷開,或使用 0Ω 至 1MΩ 電阻器將其連接至介于 GND (0V) 和 VD11 (1.1V) 之間的任何電壓電平。 |
| DB1+ | M14 | O | 用于通道 B、通道 1 的高速串行化數據輸出,正連接。該差分輸出必須采用交流耦合,并且必須始終在接收器上使用 100Ω 差分終端進行端接。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保持斷開,或使用 0Ω 至 1MΩ 電阻器將其連接至介于 GND (0V) 和 VD11 (1.1V) 之間的任何電壓電平。 |
| DB1– | L14 | O | 用于通道 B、通道 1 的高速串行化數據輸出,負連接。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保持斷開,或使用 0Ω 至 1MΩ 電阻器將其連接至介于 GND (0V) 和 VD11 (1.1V) 之間的任何電壓電平。 |
| DB2+ | P12 | O | 用于通道 B、通道 2 的高速串行化數據輸出,正連接。該差分輸出必須采用交流耦合,并且必須始終在接收器上使用 100Ω 差分終端進行端接。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保持斷開,或使用 0Ω 至 1MΩ 電阻器將其連接至介于 GND (0V) 和 VD11 (1.1V) 之間的任何電壓電平。 |
| DB2– | P13 | O | 用于通道 B、通道 2 的高速串行化數據輸出,負連接。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保持斷開,或使用 0Ω 至 1MΩ 電阻器將其連接至介于 GND (0V) 和 VD11 (1.1V) 之間的任何電壓電平。 |
| DB3+ | P10 | O | 用于通道 B、通道 3 的高速串行化數據輸出,正連接。該差分輸出必須采用交流耦合,并且必須始終在接收器上使用 100Ω 差分終端進行端接。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保持斷開,或使用 0Ω 至 1MΩ 電阻器將其連接至介于 GND (0V) 和 VD11 (1.1V) 之間的任何電壓電平。 |
| DB3– | P11 | O | 用于通道 B、通道 3 的高速串行化數據輸出,負連接。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保持斷開,或使用 0Ω 至 1MΩ 電阻器將其連接至介于 GND (0V) 和 VD11 (1.1V) 之間的任何電壓電平。 |
| DB4+ | K13 | O | 用于通道 B、通道 4 的高速串行化數據輸出,正連接。該差分輸出必須采用交流耦合,并且必須始終在接收器上使用 100Ω 差分終端進行端接。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保持斷開,或使用 0Ω 至 1MΩ 電阻器將其連接至介于 GND (0V) 和 VD11 (1.1V) 之間的任何電壓電平。 |
| DB4– | J13 | O | 用于通道 B、通道 4 的高速串行化數據輸出,負連接。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保持斷開,或使用 0Ω 至 1MΩ 電阻器將其連接至介于 GND (0V) 和 VD11 (1.1V) 之間的任何電壓電平。 |
| DB5+ | M13 | O | 用于通道 B、通道 5 的高速串行化數據輸出,正連接。該差分輸出必須采用交流耦合,并且必須始終在接收器上使用 100Ω 差分終端進行端接。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保持斷開,或使用 0Ω 至 1MΩ 電阻器將其連接至介于 GND (0V) 和 VD11 (1.1V) 之間的任何電壓電平。 |
| DB5– | L13 | O | 用于通道 B、通道 5 的高速串行化數據輸出,負連接。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保持斷開,或使用 0Ω 至 1MΩ 電阻器將其連接至介于 GND (0V) 和 VD11 (1.1V) 之間的任何電壓電平。 |
| DB6+ | N12 | O | 用于通道 B、通道 6 的高速串行化數據輸出,正連接。該差分輸出必須采用交流耦合,并且必須始終在接收器上使用 100Ω 差分終端進行端接。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保持斷開,或使用 0Ω 至 1MΩ 電阻器將其連接至介于 GND (0V) 和 VD11 (1.1V) 之間的任何電壓電平。 |
| DB6– | N13 | O | 用于通道 B、通道 6 的高速串行化數據輸出,負連接。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保持斷開,或使用 0Ω 至 1MΩ 電阻器將其連接至介于 GND (0V) 和 VD11 (1.1V) 之間的任何電壓電平。 |
| DB7+ | N10 | O | 用于通道 B、通道 7 的高速串行化數據輸出,正連接。該差分輸出必須采用交流耦合,并且必須始終在接收器上使用 100Ω 差分終端進行端接。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保持斷開,或使用 0Ω 至 1MΩ 電阻器將其連接至介于 GND (0V) 和 VD11 (1.1V) 之間的任何電壓電平。 |
| DB7– | N11 | O | 用于通道 B、通道 7 的高速串行化數據輸出,負連接。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保持斷開,或使用 0Ω 至 1MΩ 電阻器將其連接至介于 GND (0V) 和 VD11 (1.1V) 之間的任何電壓電平。 |
| DGND | A14、B14、C8、C9、D8、D9、D10、D11、E8、E9、E10、E11、F8、F9、F10、F11、G8、G9、G10、G11、H8、H9、H10、H11、J8、J9、J10、J11、K8、K9、K10、K11、L8、L9、L10、L11、M8、M9、N9、N14、P14 | — | 數字電源接地。AGND 和 DGND 應直接連接到電路板上。 |
| INA+ | A4 | I | 通道 A 模擬輸入正連接。差分滿量程輸入范圍由滿量程電壓調整寄存器決定。輸入共模電壓應設置為 AGND。該輸入通過 50Ω 終端電阻器端接至接地。由于具有優化的性能,建議在單通道模式下使用 INA。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保持斷開。 |
| INA- | A5 | I | 通道 A 模擬輸入負連接。該輸入通過 50Ω 終端電阻器端接至接地。由于具有優化的性能,建議在單通道模式下使用 INA。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保持斷開。 |
| INB+ | P4 | I | 通道 B 模擬輸入正連接。差分滿量程輸入范圍由滿量程電壓調整寄存器決定。輸入共模電壓應設置為 AGND。該輸入通過 50Ω 終端電阻器端接至接地。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保持斷開。 |
| INB– | P5 | I | 通道 B 模擬輸入負連接。該輸入通過 50Ω 終端電阻器端接至接地。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保持斷開。 |
| NCOA0 | A7 | I | NCO 累加器選擇控制 DDC A 的 LSB。NCOA0 和 NCOA1 選擇將四個可用 NCO 中的哪一個 NCO 用于數字混合。其余未選擇的 NCO 繼續運行以保持相位一致性,可以通過更改 NCOA0 和 NCOA1 的值來交換。這是一個異步輸入。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連接到 GND。 |
| NCOA1 | B7 | I | NCO 累加器選擇控制 DDC A 的 MSB。如果不使用該引腳,則應將其連接到 GND。 |
| NCOB0 | P7 | I | NCO 累加器選擇控制 DDC B 的 LSB。NCOB0 和 NCOB1 選擇將四個可用 NCO 中的哪一個 NCO 用于數字混合。其余未選擇的 NCO 繼續運行以保持相位一致性,可以通過更改 NCOB0 和 NCOB1 的值來交換。這是一個異步輸入。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連接到 GND。 |
| NCOB1 | N7 | I | NCO 累加器選擇控制 DDC B 的 MSB。如果不使用該引腳,則應將其連接到 GND。 |
| ORA0 | A8 | O | 通道 A 的 T0 閾值快速超范圍檢測狀態。當模擬輸入超過 OVR_T0 中編程的閾值時,此狀態將變為高電平。最小脈沖持續時間由 OVR_N 設置。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保持斷開。 |
| ORA1 | B8 | O | 通道 A 的 T1 閾值快速超范圍檢測狀態。當模擬輸入超過 OVR_T1 中編程的閾值時,此狀態將變為高電平。最小脈沖持續時間由 OVR_N 設置。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保持斷開。 |
| ORB0 | P8 | O | 通道 B 的 T0 閾值快速超范圍檢測狀態。當模擬輸入超過 OVR_T0 中編程的閾值時,此狀態將變為高電平。最小脈沖持續時間由 OVR_N 設置。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保持斷開。 |
| ORB1 | N8 | O | 通道 B 的 T1 閾值快速超范圍檢測狀態。當模擬輸入超過 OVR_T1 中編程的閾值時,此狀態將變為高電平。最小脈沖持續時間由 OVR_N 設置。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保持斷開。 |
| PD | P9 | I | 當設置為高電平時,該引腳禁用所有模擬電路和串行器輸出,僅用于溫度二極管校準。請勿使用該引腳關閉器件電源,以節省電能。可在正常工作期間將此引腳連接至 GND。有關串行器可靠運行的信息,請參閱斷電模式 部分。 |
| SCLK | G14 | I | 串行接口時鐘。此引腳用作串行接口時鐘輸入,可為串行編程數據輸入和輸出提供時鐘。使用串行接口 更詳細地介紹了串行接口。此引腳支持 1.1V 至 1.9V CMOS 電平。 |
| SCS | G13 | I | 串行接口芯片選擇低電平有效輸入。使用串行接口 更詳細地介紹了串行接口。此引腳支持 1.1V 至 1.9V CMOS 電平。該引腳到 VD11 有一個 82kΩ 上拉電阻器。 |
| SDI | H13 | I | 串口數據輸入。使用串行接口 更詳細地介紹了串行接口。此引腳支持 1.1V 至 1.9V CMOS 電平。 |
| SDO | H14 | O | 串行接口數據輸出。使用串行接口 更詳細地介紹了串行接口。該引腳在器件正常運行期間處于高阻抗狀態。在串行接口讀取操作期間,該引腳輸出 1.9V CMOS 電平。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保持斷開。 |
| SYNCSE | B2 | I | JESD204B SYNC 信號單端低電平有效輸入。此引腳提供 JESD204B 所需的同步請求輸入。應用于此輸入的邏輯低電平會啟動代碼組同步和初始通道對齊序列。可以通過對 SYNC_SEL 進行編程來選擇單端或差分 SYNC(使用 TMSTP+ 和 TMSTP- 引腳)。如果將差分 SYNC (TMSTP±) 用作 JESD204B SYNC 信號,則應將該引腳連接到 GND。 |
| SYSREF+ | L1 | I | SYSREF 正輸入用于在 JESD204B 接口上實現同步和確定性延遲。該差分輸入(SYSREF+ 至 SYSREF–)有一個內部 100Ω 差分端接。交流耦合時,輸入自偏置(SYSREF_LVPECL_EN 必須設置為 0),但可以通過將 SYSREF_LVPECL_EN 設置為 1 來進行直流耦合,這會將每個 SYSREF+和 SYSREF- 輸入端的內部端接更改為 50Ω 單端接地端接。當直流耦合時,共模電壓必須處于建議的范圍內。 |
| SYSREF- | M1 | I | SYSREF 負輸入。 |
| TDIODE+ | N2 | I | 溫度二極管正(陽極)連接。要監測器件的結溫,可以將外部溫度傳感器連接到 TDIODE+ 和 TDIODE-。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保持斷開。 |
| TDIODE– | P2 | I | 溫度二極管負(陰極)連接。該引腳可以在不使用時保持斷開。 |
| TMSTP+ | C1 | I | 時間戳輸入正連接或差分 JESD204B SYNC 正連接。當 SYNC_SEL 設置為使用 SYNCSE 作為 JESD204B SYNC 信號時,此輸入用作時間戳輸入。當 SYNC_SEL 設置為使用 TMSTP+ 和 TMSTP– 作為 JESD204B SYNC 信號時,該輸入用作 JESD204B SYNC 信號。有關作為時間戳輸入的更多使用信息,請參閱時間戳 部分。如果使用了 SYNCSE 并且不需要時間戳,則可以使該引腳保持斷開狀態。 |
| TMSTP– | D1 | I | 時間戳輸入正連接或差分 JESD204B SYNC 負連接。如果使用了 SYNCSE 并且不需要時間戳,則可以使該引腳保持斷開狀態。 |
| VA11 | D3、E3、F2、F3、G3、H3、J2、J3、K3、L3 | I | 1.1V 模擬電源。 |
| VA19 | C2、C3、C4、C5、D2、E1、E2、K1、K2、L2、M2、M3、M4、M5 | I | 1.9V 模擬電源。 |
| VD11 | C10、C11、C12、D12、E12、F12、G12、H12、J12、K12、L12、M10、M11、M12 | I | 1.1V 數字電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