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ST23 December 2024 ADC168M102R-SEP
PRODUCTION DATA
ADC168M102R-SEP 的運行由本節所述的一組寄存器進行控制。表 7-1 顯示了寄存器映射。使用串行數據輸入 (SDI) 引腳設置這些 16 位寄存器的內容。該引腳耦合至 RD 并在每個時鐘下降沿處將時鐘數據存儲到器件中。所有數據的傳輸都是 MSB 優先。在完成 16 個時鐘周期的寫入訪問操作之后,所有寄存器更新都隨時鐘上升沿激活。
| 寄存器 | 位 15 |
位 14 |
位 13 |
位 12 |
位 11 |
位 10 |
位 9 |
位 8 |
位 7 |
位 6 |
位 5 |
位 4 |
位 3 |
位 2 |
位 1 |
位 0 |
|---|---|---|---|---|---|---|---|---|---|---|---|---|---|---|---|---|
| CONFIG | C[1:0] | R[1:0] | PD[1:0] | FE | SR | FC | PDE | CID | CE | A[3:0] | ||||||
| REFDAC1 | 保留 | RPD | D[9:0] | |||||||||||||
| REFDAC2 | 保留 | RPD | D[9:0] | |||||||||||||
| SEQFIFO | S[1:0] | SL[1:0] | C11 | C10 | C21 | C20 | C31 | C30 | C41 | C40 | SP1 | SP0 | FD1 | FD0 | ||
| REFCM | CMB[3:0] | CMA[3:0] | RB[3:0] | RA[3:0] | ||||||||||||
要更新 CONFIG 寄存器,需要執行一次寫入訪問。要更新其他寄存器的內容,需要使用適當的寄存器地址(位 A[3:0])對控制寄存器進行一次寫入訪問。隨后會對實際寄存器進行寫入訪問。圖 7-1 展示了這些寄存器的更新示意圖。在通過單個寄存器寫入訪問發出寄存器讀取訪問命令時更新 CONFIG 寄存器內容。例如,當激活 REFDAC1 寄存器讀取訪問時,將器件模式更改為全時鐘模式。全時鐘模式在 CONFIG 寄存器更新的第 16 個時鐘周期變為活動狀態。然后,根據全時鐘模式時序顯示 REFDAC1 數據。
要驗證寄存器內容,使用 CONFIG 寄存器位 A[3:0] 發出讀取訪問命令。對基準 DAC 進行編程 部分根據驗證基準 DAC 寄存器設置的示例對上述訪問操作進行了說明。使用下一個讀取命令,即可始終獲取 SDOA 上的寄存器內容。例如,如果使用 FIFO,那么在 FIFO 讀取訪問完成后,寄存器內容將會呈現出來(更多詳細信息,可參閱 表 7-5)。完成讀取或寫入訪問總共需要 40 個時鐘周期,在此期間不允許對 CONFIG 寄存器進行新的訪問。
配置寄存器用于選擇輸入通道、激活斷電模式以及訪問定序器和 FIFO、選擇基準和訪問基準 DAC 寄存器。
| 15 (MSB) | 14 | 13 | 12 | 11 | 10 | 9 | 8 | 7 | 6 | 5 | 4 | 3 | 2 | 1 | 0 (LSB) |
|---|---|---|---|---|---|---|---|---|---|---|---|---|---|---|---|
| C[1:0] | R[1:0] | PD[1:0] | FE | SR | FC | PDE | CID | CE | A[3:0] | ||||||
| R/W-0h | R/W-0h | R/W-0h | R/W-0h | R/W-0h | R/W-0h | R/W-0h | R/W-0h | R/W-0h | R/W-0h | ||||||
| 位 | 字段 | 類型 | 復位 | 說明 |
|---|---|---|---|---|
| 15:14 | C[1:0] | R/W | 0h | 輸入通道選擇。 這些位根據 PDE 位的狀態控制多路復用器的輸入選擇。 如果 PDE = 0(默認),多路復用器處于全差分模式,位 C[1:0] 會通過以下方式控制輸入多路復用器: 0x = 轉換輸入端 CHx0P/CHx0N 的模擬信號(默認)。 1x = 轉換輸入端 CHx1P/CHx1N 的模擬信號。 如果 PDE = 1,多路復用器處于偽差分模式,位 C[1:0] 會通過以下方式控制輸入多路復用器: 00 = 輸入端 CHx0 的模擬信號與所選 CMx 或 REFIOx 比較后進行轉換(默認)。 01 = 輸入端 CHx1 的模擬信號與所選 CMx 或 REFIOx 比較后進行轉換。 10 = 輸入端 CHx2 的模擬信號與所選 CMx 或 REFIOx 比較后進行轉換。 11 = 輸入端 CHx3 的模擬信號與所選 CMx 或 REFIOx 比較后進行轉換。 |
| 13:12 | R[1:0] | R/W | 0h | 配置寄存器更新控制。 這些位控制對 CONFIG 寄存器的訪問。 00 = 如果 M0 為 0,則僅更新輸入選擇位 C[1:0];如果 M0 為 1,則無操作(默認)。 01 = 更新已啟用的 CONFIG 寄存器的全部內容。 10 = 保留以用于出廠測試;請勿使用。更改可能會導致器件出現錯誤行為。 11 = 如果 M0 為 0,則僅更新輸入選擇位 C[1:0];如果 M0 為 1,則無操作。 |
| 11:10 | PD[1:0] | R/W | 0h | 斷電控制。 這些位控制器件的不同斷電模式。 00 = 正常運行(默認)。 01 = 器件處于斷電模式(更多詳細信息,可參閱 斷電模式和復位 部分)。 10 = 器件處于睡眠斷電模式(有關詳細信息,請參閱斷電模式和復位 部分)。 11 = 器件處于自動睡眠斷電模式(有關詳細信息,請參閱 斷電模式和復位 部分)。 |
| 9 | FE | R/W | 0h | FIFO 啟用控制。 0 = 禁用內部 FIFO(默認)。 1 = 啟用內部 FIFO。FIFO 的深度由 SEQFIFO 寄存器位 FD[1:0] 控制。 |
| 8 | SR | R/W | 0h | 特殊讀取模式控制。 0 = 禁用特殊讀取模式(默認)。 1 = 啟用特殊讀取模式;更多詳細信息,可參閱 圖 6-7 和 圖 6-10。 |
| 7 | FC | R/W | 0h | 全時鐘模式運行控制。 0 = 禁用全時鐘模式運行(默認);有關詳細信息,請參閱 圖 5-1。 1 = 啟用全時鐘模式運行;有關詳細信息,請參閱 圖 5-2。 |
| 6 | PDE | R/W | 0h | 偽差分模式運行啟用。 0 = 2x2 全差分運行(默認)。 1 = 4x2 偽差分運行。 |
| 5 | CID | R/W | 0h | 通道信息禁用。 0 = SDOx 上顯示通道信息,隨后顯示轉換結果或寄存器內容(默認)。 1 = SDOx 上顯示 RD 下降沿后立刻顯示轉換數據或寄存器內容。 |
| 4 | CE | R/W | 0h | 2 位計數器啟用(請參閱 圖 7-3)。 0:內部計數器處于禁用狀態(默認)。1:在 SDOx 上顯示轉換結果之前可用計數器值(只有當 CID = 0 時才為活動狀態)。 |
| 3:0 | A[3:0] | R/W | 0h | 寄存器訪問控制。 這些位可用于讀取 CONFIG 寄存器的內容并控制對器件其余寄存器的訪問。 x000 = 僅更新 CONFIG 寄存器內容(默認) 0001 = 在下一次訪問時讀取 SDOA 上的 CONFIG 寄存器內容(請參閱 圖 7-1)。 x010 = 在下一次訪問時寫入 REFDAC1 寄存器(請參閱 圖 7-1)。 0011 = 在下一次訪問時讀取 SDOA 上的 REFDAC1 寄存器內容(請參閱 圖 7-1)。 0100 = 生成器件的軟件復位。 X101 = 在下一次訪問時寫入 REFDAC2 寄存器(請參閱 圖 7-1)。 0110 = 在下一次訪問時讀取 SDOA 上的 REFDAC2 寄存器內容(請參閱 圖 7-1)。 x111 = 僅更新 CONFIG 寄存器內容。 1001 = 在下一次訪問時寫入 SEQFIFO 寄存器(請參閱 圖 7-1)。 1011 = 在下一次訪問時讀取 SDOA 上的 SEQFIFO 寄存器內容(請參閱 圖 7-1)。 1100 = 在下一次訪問時寫入 REFCM 寄存器(請參閱 圖 7-1)。 1110 = 在下一次訪問時讀取 SDOA 上的 REFCM 寄存器內容(請參閱 圖 7-1)。 |
利用兩個基準 DAC 寄存器可為連接到 REFIO1和 REFIO2 引腳的每個輸出串型 DAC 啟用和設置適當的值。
| 15 (MSB) | 14 | 13 | 12 | 11 | 10 | 9 | 8 | 7 | 6 | 5 | 4 | 3 | 2 | 1 | 0 (LSB) |
| 保留 | RPD | D[9:0] | |||||||||||||
| R/W-0h | R/W-1h | R/W-3FFh | |||||||||||||
| 位 | 字段 | 類型 | 復位 | 說明 |
|---|---|---|---|---|
| 15:11 | 保留 | R/W | 0h | 未使用;始終設置為 0。 |
| 10 | RPD | R/W | 1h | DAC1 斷電。 0 = 內部基準路徑 1 啟用,基準電壓在 REFIO1 引腳上可用。 1 = 內部基準路徑禁用(默認)。 |
| 9:0 | D[9:0] | R/W | 3FFh | DAC1 設置位。 這些位對應于內部基準 DAC 的設置(比較 REFIO 部分)。D9 位是 DAC 的 MSB 值。 默認值為 3FFh(標稱值為 2.5V)。 |
| 15 (MSB) | 14 | 13 | 12 | 11 | 10 | 9 | 8 | 7 | 6 | 5 | 4 | 3 | 2 | 1 | 0 (LSB) |
| 保留 | RPD | D[9:0] | |||||||||||||
| R/W-0h | R/W-1h | R/W-3FFh | |||||||||||||
| 位 | 字段 | 類型 | 復位 | 說明 |
|---|---|---|---|---|
| 15:11 | 保留 | R/W | 0h | 未使用;始終設置為 0。 |
| 10 | RPD | R/W | 1h | DAC2 斷電。 0 = 內部基準路徑 2 啟用,基準電壓在 REFIO2 引腳上可用。 1 = 內部基準路徑禁用(默認)。 |
| 9:0 | D[9:0] | R/W | 3FFh | DAC2 設置位。 這些位對應于內部基準 DAC 的設置(比較 REFIO 部分)。D9 位是 DAC 的 MSB 值。 默認值為 3FFh(標稱值為 2.5V)。 |
ADC168M102R-SEP 具有一個可編程定序器,僅在偽差分自動通道選擇模式下控制 ADC 輸入多路復用器的開關。使用該器件時,單個讀取脈沖會讀取所有存儲的轉換數據。整個序列的轉換需要一個 CONVST 來控制。如果使用定序器,則該器件可分別控制 CONVST 和 RD(請參閱 圖 7-7 和 圖 7-8)。
此外,每個通道上都提供一個可編程 FIFO,可存儲多達四個轉換結果。使用該寄存器就可控制這兩項功能。如果使用 FIFO,則該器件可分別控制 CONVST 和 RD。激活此功能后,請確保 FIFO 已滿,然后再執行首次讀取。
如果 FIFO 已滿且開始新的轉換,則內容將被移動 1 位且最先的結果將丟失。僅當使用了定序器時,FIFO 中的全部內容才會丟失(即所有位都自動設為 0)。FIFO 的使用與定序器無關。如果兩者都使用,應在從 FIFO 中讀取數據之前完成整個序列;否則數據可能被損壞。
表 7-5 詳細介紹了根據自動通道選擇模式中的 FIFO 設置示值讀數的要求。
| 自動通道選擇 | ||
|---|---|---|
| 輸入信號類型 | FE = 0 | FE = 1 |
| 全差分輸入模式 | 讀取周期長度 = 1 個字。 每次轉換后需要一個 RD 脈沖。 |
讀取周期長度 = 2 × FIFO 長度。 整個 FIFO 內容需要一個 RD 脈沖。 |
| 偽差分輸入模式 | 讀取周期長度 = 1 個字。 每次轉換后或完成序列后(如果 S1 = 1 和 S0 = 1)需要一個 RD 脈沖。 |
讀取周期長度 = 2 × 定序器長度 × FIFO 長度。 整個 FIFO 內容需要一個 RD 脈沖。 |
| 15 (MSB) | 14 | 13 | 12 | 11 | 10 | 9 | 8 | 7 | 6 | 5 | 4 | 3 | 2 | 1 | 0 (LSB) |
| S[1:0] | SL[1:0] | C1[1:0] | C2[1:0] | C3[1:0] | C4[1:0] | SP[1:0] | FD[1:0] | ||||||||
| R/W-0h | R/W-0h | R/W-0h | R/W-0h | R/W-0h | R/W-0h | R/W-0h | R/W-0h | ||||||||
| 位 | 字段 | 類型 | 復位 | 說明 |
|---|---|---|---|---|
| 15:14 | S[1:0] | R/W | 0h | 定序器模式選擇(請參閱 圖 7-7)僅限偽差分模式。 利用這些位可以控制所需的 CONVST 數量以及定序器模式下 BUSY 引腳的行為。 0x = BUSY 指示每次轉換時需要一個單獨的 CONVST(默認)。 10 = BUSY 指示每次轉換時整個序列需要一個單獨的 CONVST(僅限半時鐘模式)。 11 = BUSY 在整個序列中保持高電平時需要一個單獨的 CONVST(僅限半時鐘模式)。 |
| 13:12 | SL[1:0] | R/W | 0h | 定序器長度控制。 這些位控制序列的長度。只有當 SL > 00 時,位 [11:6] 才為活動狀態。 00 = 請勿使用;改用模式 I 或 II,其中 M0 為 0(默認)。 01 = 定序器的長度為 2;C1x(位 [11:10])和 C2x(位 [9:8])定義實際通道選擇。 10 = 定序器長度為 3;C1x(位 [11:10])、C2x(位 [9:8])和 C3x(位 [7:6])定義實際通道選擇。 11 = 定序器長度為 4;C1x(位 [11:10])、C2x(位 [9:8])、C3x(位 [7:6])和 C4x(位 [5:4])定義實際通道選擇。 |
| 11:10 | C1[1:0] | R/W | 0h | 序列選擇位中的第一個通道。 |
| 9:8 | C2[1:0] | R/W | 0h | 序列選擇位中的第二個通道。 |
| 7:6 | C3[1:0] | R/W | 0h | 序列選擇位中的第三個通道。 |
| 5:4 | C4[1:0] | R/W | 0h | 序列選擇位中的第四條通道。 位 [11:4] 控制定序器模式下的偽差分輸入多路復用器通道選擇。 選擇 00 = CHA0 和 CHB0 進行下一次轉換(默認)。 01 = 選擇 CHA1 和 CHB1 進行下一次轉換。 10 = 選擇 CHA2 和 CHB2 進行下一次轉換。 11 = 選擇 CHA3 和 CHB3 進行下一次轉換。 |
| 3:2 | SP[1:0] | R/W | 0h | 序列位置位(只讀)。 這些位指示定序器模式中偽差分輸入多路復用器的設置。 00 = 使用位 C1[1:0] 選擇的輸入會在 CONVST 的下一個上升沿轉換(默認)。 01 = 使用位 C2[1:0] 選擇的輸入會在 CONVST 的下一個上升沿轉換。 10 = 使用位 C3[1:0] 選擇的輸入會在 CONVST 的下一個上升沿轉換。 11 = 使用位 C4[1:0] 選擇的輸入將在 CONVST 的下一個上升沿轉換。 |
| 1:0 | FD[1:0] | R/W | 0h | FIFO 深度控制(請參閱 圖 7-8)。 如果 CONFIG 寄存器位 FE 為 1,則這些位控制內部 FIFO 的深度。 00 = 將每個通道的一個轉換結果存儲在 FIFO 中,用于突發讀取訪問(默認)。 01 = 將每個通道的兩個轉換結果存儲在 FIFO 中,用于突發讀取訪問。 10 = 將每個通道的三個轉換結果存儲在 FIFO 中,用于突發讀取訪問。 11 = 將每個通道的四個轉換結果存儲在 FIFO 中,用于突發讀取訪問。 |
圖 7-7 定序器模式
圖 7-8 FIFO 和定序器運行示例為了在簡化電路布局時靈活地調整偽差分模式下的共模電壓,由 ADC168M102R-SEP 提供該寄存器。該寄存器將其中一個 CMx 輸入分配為每個輸入信號的基準。根據寄存器設置,CMx 信號會在內部連接到每個 ADC 的相應負輸入端。
此外,該寄存器還會在全差分和偽差分模式下靈活分配一個內部基準 DAC 輸出端作為每個通道的基準。
| 15 (MSB) | 14 | 13 | 12 | 11 | 10 | 9 | 8 | 7 | 6 | 5 | 4 | 3 | 2 | 1 | 0 (LSB) |
| CMB[3:0] | CMA[3:0] | RB[3:0] | RA[3:0] | ||||||||||||
| R/W-0h | R/W-0h | R/W-0h | R/W-0h | ||||||||||||
| 位 | 字段 | 類型 | 復位 | 說明 |
|---|---|---|---|---|
| 15:8 | CMxx | R/W | 0h | 共模源選擇位(每輸入通道)。 這些位用于選擇 CMx 輸入引腳或內部基準源作為偽差分輸入端 B[3:0] 和 A[3:0] 的共模。所選的信號連接至相應 ADC 的負輸入端。 0 = 通過 CMx 提供外部共模源(默認)。 1 = 內部共模源 = REFIOx,具體取決于位 Rx[3:0] 的設置。 |
| 7 | RB3 | R/W | 0h | 偽差分模式下 CHB3 的內部基準 DAC 輸出選擇、或全差分模式下的通道 CHB1P、CHB1N。 0 = 選擇了內部基準源 REFIO1(默認)。 1 = 選擇了內部基準源 REFIO2。 |
| 6 | RB2 | R/W | 0h | 僅限偽差分模式下 CHB2 的內部基準 DAC 輸出選擇。 0 = 選擇了內部基準源 REFIO1(默認)。 1 = 選擇了內部基準源 REFIO2。 |
| 5 | RB1 | R/W | 0h | 僅限偽差分模式下 CHB1 的內部基準 DAC 輸出選擇。 0 = 選擇了內部基準源 REFIO1(默認)。 1 = 選擇了內部基準源 REFIO2。 |
| 4 | RB0 | R/W | 0h | 偽差分模式下 CHB0 的內部基準 DAC 輸出選擇、或全差分模式下的通道 CHB0P、CHB0N。 0 = 選擇了內部基準源 REFIO1(默認)。 1 = 選擇了內部基準源 REFIO2。 |
| 3 | RA3 | R/W | 0h | 偽差分模式下 CHA3 的內部基準 DAC 輸出選擇、或全差分模式下的通道 CHA1P、CHA1N。 0 = 選擇了內部基準源 REFIO1(默認)。 1 = 選擇了內部基準源 REFIO2。 |
| 2 | RA2 | R/W | 0h | 僅限偽差分模式下 CHA2 的內部基準 DAC 輸出選擇。 0 = 選擇了內部基準源 REFIO1(默認)。 1 = 選擇了內部基準源 REFIO2。 |
| 1 | RA1 | R/W | 0h | 僅限偽差分模式下 CHA1 的內部基準 DAC 輸出選擇。 0 = 選擇了內部基準源 REFIO1(默認)。 1 = 選擇了內部基準源 REFIO2。 |
| 0 | RA0 | R/W | 0h | 偽差分模式下 CHA0 的內部基準 DAC 輸出選擇、或全差分模式下的通道 CHA0P、CHA0N。 0 = 選擇了內部基準源 REFIO1(默認)。 1 = 選擇了內部基準源 REFI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