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AB45 June 2021 DRV3255-Q1 , DRV8300 , DRV8301 , DRV8302 , DRV8303 , DRV8304 , DRV8305 , DRV8305-Q1 , DRV8306 , DRV8307 , DRV8308 , DRV8320 , DRV8320R , DRV8323 , DRV8323R , DRV8340-Q1 , DRV8343-Q1 , DRV8350 , DRV8350F , DRV8350R , DRV8353 , DRV8353F , DRV8353R
乍一看,圖 4-4 中的高側漏極到低側源極電容器似乎不言自明,并且經常與去耦電容器或大容量電容器相混淆。但是,大多數電機驅動器應用沒有將低側源極連接到 GND。相反,低側源極通常連接到用于電流感測的分流電阻器,然后連接到 GND。
這很重要,因為去耦電容器需要穩定基準才能可靠地提供電荷。由于感測電阻布局引入的電感、流過低側 FET 的電機電流或接地技術不良,系統中可能會出現 GND 不穩定情況。如果 GND 與開關節點一起彈動,則去耦電容器無法完成從穩定基準和低電感路徑提供電荷的工作。作為參考,0.2512 元件封裝尺寸(感測電阻的常見封裝)會引入 1–5nH 的寄生電感。
HS 漏極到低側源極電容器可以避免這些問題,因為它連接到 VDRAIN(假定該 VDRAIN 是穩定的),并且可以將電荷直接傾倒到節點上,而不是通過感測電阻的路徑。這是 AC GND 的概念,也是 RC 緩沖器也可以連接到 HS 漏極和 LS 源極的原因。
因此:
許多工程師低估了這種緩解技術并且沒有充分利用空間,因為此時他們已經優先考慮了 RC 緩沖器和大容量電容器。如果 GND 或感測電阻產生負振鈴,或低于 GND,則 HS 漏極至 LS 源極電容器可在低阻抗路徑中提供電荷。顯示 GND 和 LS 源極電壓的波形有助于確定是否發生負振鈴以及是否更新設計以將 HS 漏極到 LS 源極電容器添加到半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