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SXZ2 March 2025 TPSM8287B30
ADVANCE INFORMATION
| 引腳 | 類型(1) | 說明 | |
|---|---|---|---|
| 編號 | 名稱 | ||
| 27 | GOSNS | I | 輸出接地檢測(差分輸出電壓檢測)。在負載處連接。 |
| 26 | VOSNS | I | 輸出電壓檢測(差分輸出電壓檢測)。在負載處連接。 |
| 28 | EN | I/O | 該引腳是器件的使能引腳。您必須使用至少 15kΩ 的串聯電阻器連接到該引腳。該引腳上的邏輯低電平將禁用器件,該引腳上的邏輯高電平將啟用器件。 對于堆疊運行,將所有堆疊器件的 EN 引腳連接在一起并連接至電源電壓或處理器的 GPIO 上的電阻器。有關詳細說明,請參閱堆疊運行。 |
| 11、12、30、31 | VIN | P | 電源輸入。將輸入電容器連接在盡可能靠近 VIN 引腳與 PGND 引腳之間的位置上(在封裝的兩側)。 |
| 1、2、6 – 10、13、20、22、29、32 – 34 | PGND | GND | 接地引腳 |
| 21 | VOUT | P | 輸出電壓引腳 |
| 3 – 5 | SW | O | 該引腳是轉換器的開關引腳,連接到內部功率 MOSFET。此引腳可保持懸空。 |
| 19 | PG | I/O | 具有窗口比較器的開漏電源正常輸出。當 VOUT 超出電源正常閾值時,該引腳被拉至 GND。當不用于單器件運行時,該引腳可以保持開路或連接到 GND。上拉電阻器可以連接到任何不大于 6.5V 的電壓。 在堆疊運行中,將所有堆疊器件的 PG 引腳連接在一起。在堆疊運行中,只有主轉換器的 PG 引腳是開漏輸出。對于在堆疊模式下定義為輔助轉換器的器件,該引腳是輸入引腳。有關詳細說明,請參閱堆疊運行。 |
| 16 | MODE/SYNC | I | 當該引腳被拉至低電平時,器件在省電模式下運行。如果該引腳被拉至高電平,則器件在強制 PWM 模式下運行。如果未使用,該引腳可保持懸空并且內部下拉電阻器會將該引腳拉至低電平。該引腳還可用于將器件與外部時鐘進行同步。有關詳細說明,請參閱節 7.3.7。 |
| 17 | SDA | I/O | I2C 串行數據引腳。不保持懸空。將一個上拉電阻器連接至邏輯高電平。 對于以堆疊方式運行的輔助器件,或者如果未使用 I2C 接口,請將該引腳連接到 GND。 |
| 18 | SCL | I | I2C 串行時鐘引腳。不要將這個引腳懸空。將一個上拉電阻器連接至邏輯高電平。 對于以堆疊方式運行的輔助器件,或者如果未使用 I2C 接口,請將該引腳連接到 GND。 |
| 23 | SYNC_OUT | I/O | 用于在堆疊模式下實現同步的內部時鐘輸出引腳。對于單器件運行,將該引腳懸空。在堆疊運行中,將該引腳連接到菊花鏈中下一個器件的 MODE/SYNC 引腳。請勿使用該引腳連接非 TPSM8287Bxx 器件。 在啟動期間,該引腳用于確定器件是否必須在堆疊運行中作為輔助轉換器運行。在該引腳和 GND 之間連接一個 47kΩ 電阻器,以定義堆疊運行中的輔助轉換器。有關詳細說明,請參閱堆疊運行。 |
| 15 | VSET1 | I/O | 啟動輸出電壓和 I2C 地址選擇引腳。通過電阻器連接至或短路至 GND 或 VIN 可定義所選的輸出電壓和 I2C 地址。請參閱 表 7-2。 |
| 14 | VSET2 | I/O | |
| 25 | COMP | I/O | 器件補償輸入。該引腳和 AGND 之間連接的電阻器和電容器定義控制環路的補償。 在堆疊運行中,將所有堆疊器件的 COMP 引腳連接在一起,并在公共 COMP 節點和 AGND 之間連接一個電阻器和電容器。 |
| 35、37 | PGND 外露散熱焊盤 | GND | 必須將散熱焊盤焊接到 GND,以獲得適當的熱阻和機械穩定性。 |
| 36 | VIN 外露散熱焊盤 | P | 必須將散熱焊盤焊接到 VIN,以獲得適當的熱阻和機械穩定性。 |
| 24 | AGND | GND | 模擬接地。連接至 G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