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AFH5 July 2025 TMS570LC4357-SEP
硬件和軟件項都可能發生系統性失效。在處理、存儲和使用的特定條件下,始終會發生這些失效 [9]。系統性失效本質上是由人為錯誤引起的。它們基本上是可以避免的,必須在開發過程中通過各種方法盡量減少。通過應對這些情況并采取預防措施,可以大幅減少系統性失效,否則會影響整個產品生命周期。這些問題可能源于各種因素,例如規格不正確、工藝缺陷、設計錯誤、制造錯誤或軟件錯誤。雖然通常可以通過測試或調試過程消除軟件錯誤,但解決錯誤規格問題可能需要對系統設計進行更全面的變更。
但是,由于項目的復雜性,這些類型的失效在 t=0 時可能不會出現,并且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出現。[9] 正因如此,IEC61508 標準指出:統計模型通常不適用于量化系統性失效。這些問題通常可通過定性方法來解決,包括通過系統分析和管理流程來識別和避免此類失效。在 圖 3-3 中,您可以看到軟件產品質量生命周期的概念視圖,盡管此概念也可應用于硬件產品。
圖 3-3 軟件產品的高質量生命周期在產品生命周期開始時,通常會通過調試和測試來發現未知軟件錯誤。隨著時間的推移,錯誤數量會減少,可靠性會逐步提高。當軟件升級時,會重復相同的周期。這種由系統性失效和消除錯誤引起的現象稱為學習曲線或可靠性增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