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AEE1A August 2024 – October 2024 DP83822I , DP83826E , DP83826I , DP83867E , DP83867IR , DP83869HM
1.MDI 線路建議:
| 相關測試 | 建議 | 說明 |
|---|---|---|
| PHY 端和 RJ45 連接器端 MDI 建議 | ||
| 常規 EMI | MDI 線路上差分對具有對稱性且具有相同的焊盤尺寸和位置 |
|
| 常規 EMI | MDI 線路的阻抗匹配 |
|
| 常規 EMI | MDI 線路下的連續接地層 | MDI 線路下的連續接地層可在 MDI 線路上提供恒定阻抗匹配
|
| 常規 EMI | 長度匹配 | 當匹配高速信號的對內長度時。蛇形布線需要盡可能靠近失配端
|
| 常規 EMI | 更大限度地減少 MDI 布線彎曲 | 減少 MDI 布線彎曲可以更大限度地降低 MDI 布線不同部分之間的串擾影響。
|
| 常規 EMC | MDI 線路無急轉彎 | 通過 MDI 線路上的圓滑轉彎減少發射點(ESD 保護布局指南) |
|
|
||
| ESD 和 EFT | 避免變壓器下方/附近出現多邊形覆銅(禁止區域) |
|
| ESD 和 EFT | 建議使用分立式磁性元件和 RJ45 連接器 |
|
| EMC、ESD 以及可能的 RI | MDI 線路上的長度短 |
|
| ESD 以及可能的 RI | MDI 線路上的過孔更少 |
|
| 常規 EMC 發射和抗擾度 | 更大限度地減小 MDI 線路的外露面積 |
|
| 常規 EMC 發射 | 在沒有任何接地平面隔離的情況下,防止任何信號線與 MDI 線路交叉 |
|
| RJ45 連接器布局建議 | ||
| ESD 和 EFT | 更大限度地減少連接器地 MDI 線路周圍的過孔 |
|
| ESD 和 EFT | 同一層上的 MDI 線路周圍的連接器地沒有接地多邊形 覆銅 |
|
| ESD 和 EFT | MDI 線路下干凈的接地層(無過孔和其他電源或信號線) |
|
| 常規 EMI | RJ45 連接器下方無電源平面和非 MDI 布線 |
|
| ESD 和 EFT | R//C 接地隔離或其他大地連接路徑電路需要位于與 MDI 線路相對的層上 |
|
| ESD 和 EFT | 具有 R//C 接地隔離網絡的大元件尺寸 |
|
| ESD 和 EFT | Bob Smith 端接周圍沒有過孔和接地多邊形覆銅 |
|
| ESD | 電源附近放置 R//C 接地 |
|
| ESD 和 EFT | 不建議使用帶有 LED 的 RJ45 模塊來獲得更佳的 EMI 性能 |
|
|
|
||
| PHY 端 MDI 建議 | ||
| 常規 EMI | 單個差分對布線應盡可能靠近 |
|
| 常規 EMI | 差分對之間保持一定距離 |
|
| 常規 EMI | 使差分對保持在相同的參考地上 |
|
|
|
||
2.PHY 周圍的一般布局建議:
| 相關測試 | 建議 | 說明 |
|---|---|---|
| 常規 EMC 發射 | 在沒有任何接地平面隔離的情況下,防止任何信號線、時鐘和電源信號交叉 |
|
| 常規 EMC 發射和抗擾度 | 沒有彼此相鄰的信號線 |
|
| 常規 EMC 發射 | 時鐘和信號布線沒有急轉彎 |
|
| RI 和間接 ESD | Rbias 引腳和電阻器之間的布線短或使用埋入式布線 |
Rbias 引腳是 PHY 的內部電流基準。
|
| RI 和間接 ESD | 更大限度地減小 Rbias 電阻器的元件尺寸 |
|
3.晶體布局建議
| 相關測試 | 建議 | 說明 |
|---|---|---|
| ESD 和 EFT | 將所有晶體元件都保持在同一層 |
|
| 常規 EMI 和 EMC | 將晶體和晶體線路與其他信號線路隔離開來 |
|
| 電源浪涌、ESD 和 EFT | 將晶體地與 MDI 和電源地(地島)隔離開來 |
|
| 常規 EMC | 晶體電容器上的晶體布線短且長度匹配 |
|
| 常規 EMC | 在晶體電容器上占用的空間小 |
|
|
|
||
| 相關測試 | 建議 | 說明 |
|---|---|---|
| 常規 EMI/EMC | 保持振蕩器布線上的阻抗匹配,在振蕩器布線上增加 50Ω 終端 |
使用振蕩器或時鐘緩沖器作為時鐘源,通常表示為單端信號。振蕩器時鐘布線與 50Ω 終端匹配
|
| 常規 EMI/EMC | 確認 PHY 的電壓電平規格與振蕩器時鐘信號匹配 | 如果時鐘信號不符合 PHY 的指定電壓電平,PHY 對 EMI 的抗擾性可能較低
|
| 常規 EMC | 振蕩器使用小尺寸電容器 |
|
| 相關測試 | 建議 | 說明 |
|---|---|---|
| 電流模式驅動器器件的電源浪涌或常規 EMI | 總去耦電容 > 負載電容 | 總去耦電容需要大于提供給數字輸出緩沖器的負載電容,以便防止將噪聲引入電源 |
| 電流模式驅動器器件的電源浪涌或常規 EMI | 去耦電容器尺寸選擇(使用小型電容器濾除較高頻率噪聲) |
|
| 電流模式驅動器器件的電源浪涌或常規 EMI | 去耦電容器附近的接地過孔 |
|
| 電流模式驅動器器件的電源浪涌或常規 EMI | 電源上需要有實心接地平面 |
|
| 電流模式驅動器器件的電源浪涌或常規 EMI | 建議使用寬而短的電源布線 |
|
| 電流模式驅動器器件的電源浪涌或常規 EMI | π 型濾波器需要放置在靠近輸入連接器的位置 |
|
| 電流模式驅動器器件的電源浪涌或常規 EMI |
建議在電源上使用共模扼流圈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