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AAE5B November 2019 – January 2024 LM4040-N , LM4050-N , LM4120 , LM4128 , LM4128-Q1 , LM4132 , LM4132-Q1 , REF102 , REF1925 , REF1930 , REF1933 , REF1941 , REF20-Q1 , REF200 , REF2025 , REF2030 , REF2033 , REF2041 , REF2125 , REF2912 , REF2920 , REF2925 , REF2930 , REF2933 , REF2940 , REF30 , REF3033-Q1 , REF31-Q1 , REF3112 , REF3120 , REF3125 , REF3130 , REF3133 , REF3140 , REF3212 , REF3212-EP , REF3220 , REF3220-EP , REF3225 , REF3225-EP , REF3230 , REF3230-EP , REF3233 , REF3240 , REF3312 , REF3318 , REF3320 , REF3325 , REF3330 , REF3333 , REF34-Q1 , REF3425 , REF3425-EP , REF3430 , REF3430-EP , REF3433 , REF3433-EP , REF3440 , REF3440-EP , REF3450 , REF35 , REF4132 , REF4132-Q1 , REF50 , REF5020-EP , REF5020A-Q1 , REF5025-EP , REF5025-HT , REF5025A-Q1 , REF5030A-Q1 , REF5040-EP , REF5040A-Q1 , REF5045A-Q1 , REF5050-EP , REF5050A-Q1 , REF50E , REF54 , REF6125 , REF6133 , REF6141 , REF6145 , REF6150 , REF6225 , REF6230 , REF6233 , REF6241 , REF6245 , REF6250 , REF70 , TL431LI , TL432LI , TLV431
許多信號鏈應用通常都需要校準系統,用以消除增益和偏移誤差。校準可以消除電壓基準直流誤差,從而減小增益誤差,但誤差減小量取決于校準方法。我們可以將校準分為兩大類:單點校準和多點校準,請參閱表 5-1。
| 單點校準 | 多點校準 | |
|---|---|---|
| 初始精度 | X | X |
| 焊接漂移 | X | X |
| 熱遲滯 | X | X |
| 溫漂 | X |
單點校準是在一個溫度點進行的校準。該溫度點通常為 25°C 或系統的典型工作溫度。這類校準的優勢是,它可以消除校準后的電壓基準直流誤差。這類校準可通過多種方式完成:工廠校準、啟動校準、運行時校準。工廠校準在封裝測試現場進行。在封裝測試現場,數據轉換器的輸入或輸出可與非常精確的電壓標準相媲美。通過數值之間的差異,ADC 或微控制器能夠在內部存儲值,并根據測量的差異調整輸出。這種校準的優點是可以進行高精度測量,并且信號鏈系統無需內置自檢。缺點是不能在工作現場進行校準,不能考慮老化引起的任何漂移,不能預測系統的工作溫度條件。啟動校準和運行時校準是有益的單點校準測試,因為這些測試可以消除工作現場的電壓基準直流誤差。這意味著將考慮系統中溫度和老化的任何影響,但由于缺乏精確的電壓標準,此校準的精度可能與工廠校準的精度不匹配。包括用于啟動校準或運行時校準的內置自檢可能需要額外的元件,這會增加系統的復雜性。
單點校準的一個主要缺點是,它僅在單個溫度點有效,顯著的溫度變化將導致電壓基準產生直流誤差,從而增加數據轉換器的增益誤差。多點校準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因為能夠在多個溫度點進行這類校準。在圖 5-1 中,通過使用多點校準和基于差異(可用于調整最終測量值)創建溫度曲線,我們可以看出溫漂誤差減少了多少。通常,增益誤差校準與數據轉換的最終結果相乘。在此示例中,3 點校準使溫漂誤差降低了 3 倍,6 點校準使誤差降低了 10 倍以上。在此示例中,通過計算測量點之間的斜率,然后從未校準值中減去該結果,創建了 3 點和 6 點校準線的最終曲率。基于對系統誤差的了解,設計人員通過將數據轉換器的結果乘以(未校準的 VREF/校準的 VREF)的比值來數字消除增益誤差。
溫度校準在較小的溫度窗口中更有效,因此設計人員必須了解器件將經歷的工作溫度。在圖 5-1 中,未校準的波形是一個二階函數,但這可能因器件而異。可以獲得一階到高階的曲率。溫漂會因器件而異,這可能很難在具有相同配置文件的多個器件之間校準出誤差,因此我們建議使用唯一的配置文件校準每個電壓基準。多點校準的缺點是成本和校準時間增加,而且并非所有的溫度曲線都易于校準。為了避免多點校準,最好選擇一個更精確、溫漂較低的電壓基準。
圖 5-1 不同校準配置文件的溫漂誤差在表 3-2 中,溫漂誤差被轉換成百分比誤差,這使得它很容易與初始精度誤差相比較。請記住,此誤差是未校準系統在 25°C 時的最大偏差。大多數器件不會達到這么高的偏差。在低分辨率系統中,選擇具有超低溫漂規格的器件往往更為實用,因為溫度校準可能耗時且成本高昂。在高分辨率系統中,情況更加復雜,因為需要盡可能減少溫漂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 ADC 性能。特別是,如果信號鏈有信號調節元件,這些元件會各自產生溫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