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AAD9A April 2020 – June 2021 LM3668 , TPS63000 , TPS63000-Q1 , TPS63001 , TPS63002 , TPS63010 , TPS63011 , TPS63020 , TPS63020-Q1 , TPS63021 , TPS63024 , TPS630241 , TPS630242 , TPS630250 , TPS630251 , TPS630252 , TPS63027 , TPS63030 , TPS63031 , TPS63036 , TPS63050 , TPS63051 , TPS63060 , TPS63061 , TPS63070 , TPS63802 , TPS63805 , TPS63806 , TPS63810 , TPS63811 , TPS63900 , TPS63901
圖 2-1 同相降壓/升壓轉換器中的 EMI 源圖 2-1 突出顯示了同相降壓/升壓轉換器中的主要 EMI 源。
第一個 EMI 源是位于輸入電容器 (CIN) 和 SW2 之間的熱回路。負責 EMI 的第二個回路是位于輸出電容器 (COUT) 和 SW3 之間的回路。回路發生情況取決于轉換器工作模式。在圖 2-1 中,左側回路在降壓模式運行期間存在,而最右側回路在升壓模式運行期間存在。由于開關邏輯,這些回路的電流隨時間的變化率 (di/dt) 會很高。考慮到電容器的等效串聯電感 (ESL) 和電感器上的電壓方程Equation1,可以看出這些熱回路會產生不需要的電壓 (vL)。

開關節點 L1 和 L2 是另一個 EMI 源。根據運行模式(L1 表示降壓,L2 表示升壓),這些節點的電壓隨時間的變化率 (dv/dt) 會很高。電壓的變化會在電容器中產生不需要的電流,如Equation2 所示。請記住,電感器繞組之間會產生電容,可能發生寄生電流 (i2C)。

除了電感器的寄生電容,節點和接地層之間還存在另一個電容。該電容由Equation3 描述,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節點所在的層與最近的接地層之間的距離 (d) 以及平行板 (A) 區域的影響。ε0 和 εr 是自由空間的介電常數 (ε0=8.85pF/m) 和兩個板之間介質的相對介電常數。

以下部分將介紹經測試可減少輻射的解決方案。所提議的解決方案伴隨著可證明其有效性的測量。此類測量是根據Topic Link Label7中引用的 CISPR 16-2-3 標準和規定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