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程假定用戶將 EVM 連接到 ASPEED AST2600 評估板 (EVB)。
- 構建要刷寫到 ASPEED 處理器的映像
- 按照這個 GitHub 存儲庫中自述文件的步驟,在 Linux 計算機上構建映像。
- 此外,請參閱這個 GitHub 存儲庫中的自述文件,了解更多刷寫信息。安裝兩個自述文件中列出的軟件包。
- 在 Linux 計算機上構建映像。
編輯映像
- 有一系列步驟可以修改默認映像,以使其集成必要的 PHY 驅動程序。
第一步,打開以下文件:
- [BUILD_DIR]/openbmc/build/evb-ast2600/tmp/work/evb_ast2600-openbmc-linux-gnueabi/u-boot-aspeed-sdk/v2019.04+git/git/drivers/phy/Kconfig
- 然后,通過添加下面圈出的行來編輯 Kconfig 文件。
- 第二步,將 DP83867 和 DP83869 驅動程序文件添加到正確的目錄中。
- 打開這個 TI 維護的存儲庫,然后復制 DP83867.c 和 DP83869.c 文件。
- 將這些文件粘貼到以下目錄中:
- [BUILD_DIR]/openbmc/build/evb-ast2600/tmp/work/evb_ast2600-openbmc-linux-gnueabi/u-boot-aspeed-sdk/v2019.04+git/git/drivers/net/phy
- 第三步,編輯 U-Boot 層中的 Makefile。
- 在與上述步驟相同的目錄中打開名為 Makefile 的文件。
- 將以下行添加到該文件中:
第四步,更改 U-Boot 層中的 defconfig 文件。
- 首先,打開以下文件:
- [BUILD_DIR]/openbmc/build/evb-ast2600/tmp/work/evb_ast2600-openbmc-linux-gnueabi/u-boot-aspeed-sdk/v2019.04+git/git/configs/evb-ast2600_defconfig
- 然后,將以下行添加到該文件中:
第五步,編輯 U-Boot 層器件樹文件。
- 第六步,按照 ASPEED 用戶指南中的說明啟用 mactest 實用程序。如需相關信息,請與 ASPEED 聯系。
- 第七步,編輯 Linux 層 defconfig 文件。
- 打開以下文件:
- [BUILD_DIR]/openbmc/meta-aspeed/recipes-kernel/linux/linux-aspeed/aspeed-g6/defconfig
- 添加以下行:
- 最后,再次運行 bitbake 命令,會在該命令下重新生成構建映像。請注意,您必須在正確的目錄中才能按照此處提到的自述文件運行此命令。
- bitbake obmc-phosphor-image
- 刷寫映像
- 有關如何在 AST2600 EVB 上刷寫 ASPEED 處理器的信息,請參閱 ASPEED 的文檔。這涉及使用固件實用程序。請聯系 ASPEED 獲取此文檔。
- 另外,請注意,您必須使用特殊電纜將 ASPEED EVB 連接到 PC。
- 此電纜必須是具有內部交叉的 RS232 轉 USB 母電纜。此電纜實際上在內部對信號進行鏡像,這類似于器件的 TX 引腳連接到另一器件的 RX 引腳的方式,反之亦然。
- 最后,需要通過在 EVB 上手動將電阻器拆焊并將其移動到新焊墊來重新路由 ASPEED EVB 上的 MAC 接口信號。有關重新焊接哪些電阻器來將 MAC 信號引向 BergStak 連接器的信息,請參閱 ASPEED 的文檔。
- 檢查驅動程序是否成功綁定到 PHY
- 在引導過程中,用戶可以在 Tera Term 控制臺中查看打印出來的引導信息。確保在 Tera Term 控制臺中激活正確的 COM 端口,并根據 ASPEED 文檔將所有串行設置(波特率、停止位、奇偶校驗等)設為合適的值。引導完成后,運行以下命令:grep | dmesg "MDIO"
- 然后,確保命令的輸出與下面的輸出匹配,以確認以太網 PHY 驅動程序已正確綁定。
- 如果驅動程序已正確綁定,用戶就可以開始基本測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