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AFJ5 July 2025 DRV2605L
單獨表征音頻轉觸覺模式后,研究了在音頻轉觸覺 (A-V) 模式和手動驅動模式之間切換時的行為。在許多應用中,系統通常可以在音頻轉觸覺模式下運行以提供環境反饋,但在發生具有專用隆隆聲模式的特定事件時,會臨時切換到直接觸覺模式(例如實時播放或播放庫效果)。DRV2605L 支持通過模式寄存器進行動態模式切換,但這對于管理轉換以避免任何不良偽影(例如瞬時顫動或振動暫停)非常重要。
測試了多種場景:在有和沒有持續音頻輸入的情況下,從 A-V 模式切換到實時播放 (RTP) 模式,或者相反。主要觀察結果如下:
了解模式:在音頻轉觸覺 (A-V) 模式下,只要存在音頻,DRV2605L 就會從音頻輸入自主驅動 LRA – 無需顯式 I2C 命令即可產生振動。在實時播放 (RTP) 模式下,DRV2605L 采用直接命令:主機隨時向 RTP 輸入寄存器 (0x02) 寫入一個 8 位值,以指定所需的驅動強度(有效地控制 LRA 上的 PWM 輸出)。RTP 模式對于在主機控制下生成任意波形或回放效果非常有用。還有一種波形序列發生器/庫模式,在該模式下,主機可以觸發預定義的效果序列(通過為序列寫入寄存器 0x04–0x0B 并設置模式 0x00),但這在概念上與 RTP 類似,用于切換目的(在這種情況下,驅動器不使用音頻輸入)。
例如 圖 5-1 捕獲的一個場景,其中器件最初處于 RTP 模式(無振動輸出命令),然后我們在 DRV2605L 中已在播放音量為 50% 的 100Hz 音頻音調時切換到音頻轉觸覺模式。示波器跡線的上半部分顯示了穿過切換事件的藍色音頻波形。底部(紅色)跡線是 LRA 輸出。您可以看到,啟用 A-V 模式后(在切換時刻附近),輸出開始振蕩,并在 1 個周期內達到該音頻輸入的預期振幅。這證明器件平穩地開始音頻驅動運行(由于算法的穩定,只是出現了輕微的初始下降)。
播放 100Hz 音頻音調時從 RTP 模式切換到音頻轉觸覺模式的示波器屏幕截圖。水平軸上的時間 0 是模式切換的時刻。藍色跡線 (CH2) 是在切換之前和之后的連續音頻輸入(14.2mV RMS,約 50% 音量)。品紅色/黃色跡線(LRA 差分輸出)在 RTP 模式期間保持平坦(無驅動命令),然后在音頻轉觸覺模式啟用后開始振蕩。隨著 DRV2605L 的音頻算法接管,在 t=0 后會立即觀察到短暫的振幅斜升。切換后約 40–50ms 時,振動輸出已達到穩定狀態,與音頻的振幅相匹配。轉換很平順,沒有較大的尖峰或不連續的情況。
圖 5-1 播放 100Hz 音頻音時從 RTP 模式切換到音頻轉觸覺模式
圖 5-2 使用切換時調零驅動器的技術,從音頻轉觸覺模式切換到 RTP 模式總之,為了在自動音頻觸覺和手動控制之間實現無干擾轉換,主機需要在切換時管理 RTP 寄存器值(匹配電流電平或將其設置為零以實現有意暫停),并注意短路模式切換延遲。借助這些實踐,DRV2605L 可以無縫移交控制,而不會讓用戶感到振動不連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