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AEF4B September 2024 – August 2025 TMAG5133 , TMAG5134 , TMAG5233
霍爾效應是由 Edwin Hall 發現的。他發現,當電流通過正交施加磁場的導體時,洛倫茲力會在導體上產生可測量的電壓。
洛倫茲力源于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的運動,如圖 1-4 所示并在方程式 1 中描述。
當電流通過磁場時,我們觀察到了霍爾效應,如圖 1-5 所示。
當對導電霍爾元件施加電流并將其置于磁場中時,與電流正交的導體上會產生線性變化的電壓,可生成多種輸出格式,有助于跟蹤源磁體的位置)。
需要特別留意開關格式。當電壓被放大并驅動到比較器結構中時,如圖 1-6 所示,電壓可用于產生二進制輸出響應,如圖 1-7 所示。該器件可以針對多種運行閾值和釋放閾值(通常分別稱為 BOP 和 BRP)進行設置,并且可以設置為以不同的間隔進行采樣,以限制電流消耗。
這項技術可輕松集成到半導體工藝中。以往,霍爾元件的靈敏度與 PCB 表面垂直,可以檢測類似圖 1-8 中 B-Field 矢量的 Z 分量,但最近的器件還能夠實現在 X 或 Y 方向檢測水平矢量分量的平面內感應元件。圖 1-9 中顯示了該靈敏度。
圖 1-8 DRV5032 垂直靈敏度與電流流經電阻最小的路徑的方式類似,磁場自然集中在影響極小傳播的材料中(低磁阻)。磁通集中器是低磁阻結構,旨在為磁場提供低損耗路徑。通過策略性地利用磁通集中器,工程師可以有效地引導和操縱磁場以滿足特定的設計要求。
TMAG5134 等器件在其設計中直接整合了磁通集中器,以提高霍爾元件的靈敏度。這些封裝內集中器形成了一條低磁阻路徑,該路徑將磁場引導并聚焦到集成式霍爾傳感器上。值得注意的是,磁通集中器被動運行,不消耗功率并提高靈敏度,可實現低至 ±1mT 的閾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