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U889 April 2022 TPSI3050 , TPSI3050-Q1 , TPSI3052 , TPSI3052-Q1
當系統出現大于 5A 的過電流時,過流保護功能會立即斷開負載。選擇的感測電阻器 (R10) 用于在預期電流限值下產生 300 mV 的壓降。對于此設計,5A 是選定的電流閾值。當電流高于 5A 時,OUT2 將狀態從高阻態更改為低阻態。Equation3 顯示了感測電阻阻值的計算方式。
推薦的設計裕量是,分流器的額定功率應至少比峰值功耗高 30%。電阻器的容差應為 1% 或更小,以實現更高的過流保護精度。Equation4 提供了感測電阻峰值功耗的計算方式。為實現設計裕量,本設計選擇了具有 3W 能力的電阻器。
圖 2-4 顯示了對充電和放電路徑的詳細分析。當通過 R10 的電流負載 (ILOAD) 高于 5A 時,R10 中會產生 300 mV 的壓降。當壓降大于 300 mV 時,OUT2 被下拉至地。當 OUT2 為低阻態時,與門 (SN74HCS09) 的輸入端立即被下拉至地,與門 (EN) 的輸出端會置于低電平并且負載斷開連接。圖 2-4 中的放電路徑 2 顯示了當 OUT2 被拉至低電平時 C22 的放電方式。R16 用于限制從 C22 到 OUT2 的浪涌電流。由于 OUT1 和 OUT2 被拉至低電平,C22 在 180 us 內放電至低于與門的負開關閾值 (VT-),如以下公式所示。請注意,為簡單起見,以下公式僅考慮放電路徑 2。
當負載斷開時,電路自動嘗試重新連接負載。當電容器兩端的電壓充電至高于與門的正開關閾值 (VT+) 時,EN 被置為高電平并連接負載。與門 (SN74HCS09) 旨在確保最小遲滯為 0.4V (VHYS)。使用此遲滯值,以下公式表明在重新連接負載之前至少要經過 38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