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選的外部柵極驅動器電阻器 RGSRC 和 RGSNK 以及二極管用于:
- 限制寄生電感和電容引起的振鈴。
- 限制高電壓開關 dv/dt、高電流開關 di/dt 和體二極管反向恢復引起的振鈴。
- 針對拉電流和灌電流微調柵極驅動強度
- 降低電磁干擾 (EMI)
TPSI3050M 具有采用 P 溝道 MOSFET 的上拉結構,峰值拉電流為1.5A。因此,可以使用以下公式來預測峰值拉電流:
方程式 7.
其中
- RGSRC:外部導通電阻。
- RDSON_VDRV:高電平狀態下的 TPSI3050M 驅動器導通電阻。請參閱電氣特性。
- VVDDH:VDDH 電壓。在本例中假設為 10.2V。
- RGFET_INT:外部功率晶體管內部柵極電阻(見于功率晶體管數據表)。在本示例中假設為 0Ω。
- IO+:峰值拉電流1.5A、柵極驅動器峰值拉電流和基于柵極驅動回路電阻計算出的值之間的最小值。
對于本示例,RDSON_VDRV = 2.5Ω,RGSRC = 8Ω 且 RGFET_INT = 0Ω 時會得到:
方程式 8.
同樣,TPSI3050M 具有采用 N 溝道 MOSFET 的下拉結構,其峰值灌電流為 3.0A。因此,假設 RGFET_INT = 0Ω,可以使用以下公式來預測峰值灌電流:
方程式 9.
其中
- RGSRC:外部導通電阻。
- RGSNK:外部關斷電阻。
- RDSON_VDRV:低電平狀態下的 TPSI3050M 驅動器導通電阻。請參閱電氣特性。
- VVDDH:VDDH 電壓。在本例中假設為 10.2V。
- VF:二極管正向壓降。在本例中假設為 0.7V。
- IO-:峰值灌電流。3.0A、柵極驅動器峰值灌電流和基于柵極驅動回路電阻計算出的值之間的最小值。
對于本示例,假設 RDSON_VDRV = 1.7Ω、RGSRC = 8Ω、RGSNK = 4.5Ω 且 RGFET_INT = 0Ω,由此得到:
方程式 10.
重要的是,估算的峰值電流也受到 PCB 布局和負載電容的影響。柵極驅動器環路中的寄生電感可以減慢峰值柵極驅動電流并導致過沖和下沖。因此,TI 強烈建議最大限度地減小柵極驅動器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