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AC81 February 2022 TCA39306
I2C 和 SPI 長期以來一直是嵌入式器件的主要接口選擇。雖然這些接口實現起來相對簡單并且多年來已被廣泛采用,但它們都缺乏某些重要特性,并存在局限性。在深度嵌入式應用中尤其如此,因此會顯著影響緊湊型系統的設計。在 I2C 中,這些局限性包括有一個 7 位固定地址可能導致 I2C 總線上發生沖突、無帶內中斷或目標復位(需要額外的導線/引腳)、受限的數據速率,以及目標能夠拉伸時鐘(可能在長時間連接的會話中掛起系統)。在 SPI 中,一些主要局限性包括每個器件有一個芯片選擇引腳但需要四條通信線路,以及由于缺少明確定義的標準而存在許多不同的實現方式。
隨著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IoT(物聯網)設備、汽車系統以及服務器環境變得越來越先進和復雜,需要更精簡、高性能、可擴展和具有成本效益的通信接口來控制和高速傳輸數據,并需要節能和節省空間的設計。
I3C(改進的內部集成電路)旨在突破傳統接口(I2C 和 SPI)的局限性并添加其他增強功能。由 MIPI 聯盟制定的 I3C 規范 [1] 是一種智能的多功能接口,根據傳統 I2C 和 SPI 接口的關鍵屬性進行了改進,旨在提供新的、統一的、高性能的解決方案。I3C 是一種使用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 (CMOS) I/O 實現的串行通信接口,使用兩線制接口來更大限度地減少引腳數量以及元件之間的信號路徑數量。此接口支持在極低的功率級別下使用更高帶寬的工作模式,并有助于實現更簡單、更靈活的設計。I3C 標準旨在一定程度保留與 I2C 系統的向后兼容性,尤其是在設計中允許將現有的 I2C 器件連接到 I3C 總線,但仍支持切換到更高的數據速率,從而在兼容的 I3C 器件之間以更高的速度進行通信。
圖 1-1 將各種 MIPI I3C 模式與 I2C 進行能耗(每位)的比較(左)以及相應原始比特率的比較(右)[2]。
圖 1 更高數據速率下的 I3C 與 I2C 能耗比較(每位)MIPI I3C 最初專為移動應用設計,作為單一接口,可用于所有數字連接的傳感器。但是,它現在適用于所有中速嵌入式和深度嵌入式應用,也包括更廣泛的使用案例和行業,例如內存管理、服務器控制以及企業、工廠自動化和通信設備。圖 1-2 匯總了 I3C 接口的主要特性。
突出 I3C 主要特性的一些終端設備應用包括:
MIPI I3C 總線接口是一種不斷發展的規范,可顯著提高傳統接口的速度和靈活性,從而簡化各種產品(如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汽車系統和服務器環境)的創新設計開發。隨著該協議的發展勢頭越來越強,遷移到 I3C 接口將使器件能夠通過更好的系統管理和配置實現更高的性能。這使得 I3C 成為企業和計算、PC 和筆記本電腦以及汽車和許多其他應用的主流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