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T969 August 2025 UCC24624
高頻諧振轉換器設計注意事項包括元件選擇、帶有寄生參數的設計、同步整流器設計以及電壓增益設計。本電源設計要點聚焦于介紹影響開關元件選擇的關鍵參數,以及高頻諧振轉換器中變壓器繞組間電容的影響。
在過去十年間,寬帶隙 (WBG) 器件的商業化使得電源轉換器能夠在更高的頻率下運行,以實現更高的功率密度。高性能電源剛剛開始包括 WBG 器件,尤其是碳化硅和氮化鎵場效應晶體管 (FET),因為它們在相同擊穿電壓水平下的輸出電容 (Coss)、柵極電荷 (Qg)、導通電阻 (RDS(on)) 和反向恢復電荷 (Qrr) 都低于(或不存在)硅或硅超結 FET。較低的 Qg 可降低所需的驅動功率 (Pdrive = Vdrive Qg Fsw),而較低的 RDS(on) 可降低導通損耗,其中 Vdrive 是驅動電壓,Fsw 是 FET 開關頻率。在高頻轉換器中選擇元件時,除了 Qg 和 RDS(on) 外,還必須考慮 Coss 和 Qrr。
如 圖 1 所示,在電感-電感-電容-串聯諧振轉換器 (LLC-SRC) 等諧振轉換器中,諧振回路中的電流會對 FET 的 Coss(圖 2 中的 State 1)進行充電/放電,以實現零電壓開關 (ZVS)。ZVS 意味著 FET 漏源電壓 (VDS) 在其柵極電壓變為高電平之前達到零。因此,在相同的諧振回路電流電平下,較低的 Coss 能夠實現更短的死區時間,以實現 ZVS。更短的死區時間意味著更大的占空比,同時初級側諧振回路和 FET 上的均方根 (RMS) 電流更低,從而帶來更高的效率,并使得變換器能夠在更高的開關頻率下運行。
圖 1 LLC-SRC為了實現 ZVS,FET 的體二極管總會在某一時間段內導通電流,即 圖 2 中的 State 2。如果 FET 具有 Qrr 并在體二極管仍傳導電流時再次導通,FET 本身將產生反向電流來使 Qrr 放電,并導致硬開關和高電壓應力,從而可能損壞 FET。
圖 2 LLC-SRC 的開關轉換圖 3 說明了 LLC-SRC 啟動過程中的這種硬開關現象,如 圖 1 所示。當 FET Q2 首次傳導電流時,將累積電感電流 IPRI。然后,電流 IPRI 流經通過 FET Q1 通道和體二極管傳導。在不允許電流反向流動的情況下,FET Q2 再次導通。由于 Qrr,FET Q1 會自行產生反向電流,以使 Qrr 放電,從而產生高電壓應力。
圖 3 由于 Qrr 導致硬開關在高頻諧振轉換器中,諧振回路阻抗通常遠低于低頻諧振轉換器中的阻抗。因此,高頻諧振轉換器中的啟動浪涌電流預計會更高。以 圖 1 中的 LLC-SRC 為例,當輸出電壓為零(啟動時的初始條件)時,Q2 首次導通時,限制啟動電流的唯一阻抗是 Lr,即 LLC-SRC 中的串聯諧振電感器。高效和高頻諧振轉換器設計(尤其是總線轉換器)通??勺畲笙薅鹊販p小 Lr,從而提高效率。較小的 Lr 值會使啟動電流在相同啟動頻率下更高,因此更容易受到與 Qrr 相關的硬開關的影響。因此,在高頻諧振轉換器中使用低 Qrr FET 至關重要。
借助 WBG 器件的上述優勢,可以在兆赫范圍內運行隔離諧振轉換器,其速度可達傳統隔離式電源的 5 至 10 倍。在這一“更高頻率”域中,許多在設計過程中曾被認為“可忽略”的參數(如變壓器繞組間電容)已不再能夠被忽視。
在傳統諧振轉換器的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必須確保諧振回路中存儲的能量高于 FET Coss 中存儲的能量,以便 Coss 耗盡諧振回路中存儲的能量,從而實現 ZVS。以 圖 1 中所示的 LLC-SRC 為例,公式 1 可確保該不等式的有效性:
其中 ILm 是磁化電感 Lm 的峰值電流,Vin 是 LLC-SRC 的輸入電壓。通過將電感器的歐姆定律應用于 Lm,可以將公式 1 改寫為公式 2:
其中 n = Np :Ns1(假設 Ns1 = Ns2)是變壓器匝數比,Vout 是輸出電壓。
當諧振轉換器設計需要涵蓋寬工作范圍和保持時間時,Lm 通常遠小于公式 2 右側的值,以保持 Ln = Lm /Lr 處于較低電平(在閉環 LLC-SRC 設計中,Ln 值通常取 4 至 10)。當總線轉換器等諧振轉換器設計需要高轉換器效率時,最大限度增加 Lm 會降低初級 RMS 電流,從而降低導通損耗。在這種情況下,Lm 的值將接近公式 2 右側的值。但是,公式 2 僅代表理想變壓器的理想條件。在實際變壓器中,許多參數都會影響 Coss 充電和放電能力。最關鍵的參數是繞組內電容。
圖 4 顯示了 LLC-SRC 開關瞬態期間的簡化電路模型,其中 Lm (iLm) 上的電流使 Ceq(兩個 FET 的 Coss 與諧振電容器 Cr 串聯)放電,假設 Cr 作為電壓源。如果沒有變壓器繞組間電容 (CTX),則所有 ILm 都變為 Ceq,公式 2 有效。但當存在 CTX 時,一些 ILm 必須轉到 CTX 來改變變壓器繞組的極性,這會降低 Coss 放電能力并可能導致 ZVS 丟失。因此,必須通過使初級繞組各層與每一層保持距離,以及次級繞組的各層距離來降低 CTX。
圖 4 變壓器繞組間電容器的影響確定 Lm 值的經驗法則是,僅使用公式 2 計算得出的最大 Lm 值的一半,因為在實際構建變壓器之前通常很難預測 CTX 值。在具有 400V 輸入的轉換器中,CTX 通常處于 22pF 至 100pF 的范圍內。在變壓器結構固定后,在電路仿真中對 CTX 進行建模也非常有用,可以確保足夠低且具有裕度的 Lm。
在 本系列的下一部分,我將重點介紹高頻諧振轉換器設計中的同步整流器設計挑戰。
相關文章:
先前已發布于 EDN.com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