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T930 May 2025 ULN2003A
低壓小功率的步進電機被廣泛用于家電領域,為了控制此類電機,我們通常使用達林頓晶體管來實現對其的驅動。TI的ULN2003A達林頓晶體管不僅成本低而且設計簡單,在家電行業里廣受好評。
ULN2003A達林頓晶體管是一個 "開關陣列",控制邏輯由 MCU 產生,它本身不產生控制信號,作用是:放大 MCU 的控制信號、電流驅動電機線圈,從而將低電平信號驅動較高電壓/電流的負載。ULN2003A內部有7個通道,單個通道輸出額定為500mA的集電極電流,以下為單個通道達林頓晶體管的內部框圖。
圖 1 單個通道達林頓晶體管的內部原理框圖每個達林頓晶體管對都串聯了一個2.7kΩ的基極電阻,這種設計使得ULN2003A能夠在5V的工作電壓下直接與TTL和CMOS電路連接,無需額外的邏輯緩沖器。MCU發送控制信號給ULN2003A的輸入端口,當輸入信號為高電平時,相應的輸出通道會導通,允許電流流過,輸出端口上的電壓接近電源電壓,從而驅動負載工作。四相八拍步進電機常用來作為負載。
四相八拍(Half-Step)是步進電機的一種驅動方式,特點如下所示:
由此,ULN2003A連接四相八拍步進電機的示意圖如下所示:
圖 2 ULN2003A連接四相八拍步進電機的示意圖四相八拍步進電機采用單相勵磁(1相通電)和雙相勵磁(2相通電)交替進行的控制策略,來實現更精細的步距角控制,控制邏輯如以下表格(1 表示通電,0 表示不通):
| 拍數 | IN1 | IN2 | IN3 | IN4 | 說明 |
|---|---|---|---|---|---|
| 1 | 1 | 0 | 0 | 0 | A相通電 |
| 2 | 1 | 1 | 0 | 0 | A+B相通電 |
| 3 | 0 | 1 | 0 | 0 | B相通電 |
| 4 | 0 | 1 | 1 | 0 | B+C相通電 |
| 5 | 0 | 0 | 1 | 0 | C相通電 |
| 6 | 0 | 0 | 1 | 1 | C+D相通電 |
| 7 | 0 | 0 | 0 | 1 | D相通電 |
| 8 | 1 | 0 | 0 | 1 | D+A相通電 |
這個激勵順序不斷循環,電機會按設定的方向、速度進行旋轉,如下圖電機轉動方向,反轉時,控制時序倒過來控制即可。
圖 3 四相八拍步進電機轉動示意圖同時,四相八拍步進電機的A、B、C、D相的輸入波形如下圖所示,單相雙相交替導通,有序運行。
圖 4 四相八拍步進電機四相輸入波形圖然而,在實際驅動步進電機時,可能因為電機功率較大需要更高的電流,單顆ULN2003A可能無法可靠驅動,就需要用到兩顆ULN2003A芯片一起并聯驅動。常見的方法是把A、B兩相接其中一個ULN2003A,C、D兩相接另一個ULN2003A,但是這樣會造成一些隱患。我們從圖三和圖四可以看到,以A相和B相為例,當這兩相同時通電時,轉子轉向45°,AB相存在交疊導通的狀態如下圖。
圖 5 四相八拍步進電機AB兩相輸入交疊如果A相和B相由同一個ULN2003A驅動,在雙相勵磁(如A+B)時,芯片需要同時提供兩倍的電流(如500mA×2=1A),可能超出芯片的總電流承受能力,導致過熱損壞或者驅動能力下降(輸出電壓降低,步進電機轉矩不足)。同時,如果A相和B相同時導通時,可能會因為芯片內部電路限制導致電流分配不均,影響電機運行平滑性。從下圖6驅動電流和占空比的關系可以看出,當環境溫度為70°C的時候,N=1和N=2在相同的占空比的情況下,ULN2003A支持的最大驅動電流不一樣,所以在僅A相導通和A相與B相同時導通的時候驅動電流有可能會分配不均,進而導致芯片發熱甚至影響電機運行。所以,A相和B相不適合同時由一個ULN2003A驅動。
圖 6 最大集電極電流與占空比之間的關系(TA = 70°C)進而從圖三來看,步進電機的A相和C相是錯相的(相位差180°),它們是同一繞組的互補端,磁場方向相反,并且不能同時導通,同時導通會導致磁場抵消或短路。因此,倘若將步進電機的A相和C相同時連到同一ULN2003A上,那么工作時A相和C相分開導通,就不會超過ULN2003A的電流承受能力,并且不會存在A相斷電,C相導通或者A相導通,C相斷電的瞬間,可以減少相互干擾。當然,B相和D相也同理。
綜上所述,正確方式應該如下圖所示:
圖 7 兩顆ULN2003A控制四相八拍步進電機示意圖圖示中兩顆ULN2003A分別接電機A、C相和B、D相,這樣兩相不會同時由同一ULN2003A驅動, 這種分組方式可以分擔功率損耗,改善散熱,可確保電機運行穩定、高效,同時保護驅動芯片。
以上總結了ULN2003A的特點,以及使用TI的ULN2O03A如何控7制步進電機的方法。當然,鑒于ULN2003A自身的特點,它不僅可以用在步進電機的驅動上還可以驅動繼電器,燈和顯示屏以及用作邏輯緩沖器,更多的使用場景值得我們發現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