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T366 March 2022 LM25149-Q1
圖 2-1(a) 顯示了一個無補償的 AEF。在圖 2-1 中,VS 是噪聲源,ZS 是內部阻抗,ZL 是線路阻抗穩定網絡或電源的阻抗,Cin 是電源轉換器的輸入電容器,L 是差模電感器,Csense 和 Cinj 是感應電容器和注入電容器,RDC_fb 為 Op_amp 提供直流反饋,Cpara 是電源布線和接地之間的寄生電容。
作為一個基于運算放大器的反饋電路,圖 2-1(a) 中的 AEF 會變得不穩定,進而導致運算放大器飽和。在這種情況下,AEF 的性能會受到顯著影響,并且 AEF 可能會消耗更多功率并在系統中注入額外的噪聲 [3]。由于運算放大器的負載網絡很復雜,圖 1a 中的 AEF 在低頻和高頻下都會不穩定。
在低頻(例如在 10 kHz 與 50 kHz 之間)下,環路增益的相位會變為正 180 度,系統會變得不穩定,造成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是 Cinj 與 L 以及 Csen 與 RDC_fb 形成了分壓器。低頻補償的一種方法是添加 Rcomp 和 Ccomp 與 RDC_fb 并聯,如圖 2-1(b) 所示。Ccomp 通過使反饋網絡在低頻下具有容性來進行低頻補償。Rcomp 用于確保 AEF 的性能。此外,轉換器的輸入端通常用電解電容器來存儲能量并確保轉換器穩定。電解電容器的等效串聯電阻 (ESR) 也有助于提高低頻穩定性。
在高頻下,運算放大器和 Cpara 的輸出阻抗會產生一個極點,造成環路增益的相位滯后。此外,運算放大器通常具有低頻極點。因此,環路增益在高頻下將具有兩個極點且其相位接近負 180°,這會導致在高頻下不穩定。Rcomp1 和 Ccomp1(圖 2-1(b) 中)用于高頻補償,大小為 100 nF 和 0.5Ω。Rcomp1 和 Ccomp1 可以增加高頻下環路增益的相位,使系統具有足夠的相位裕度來保證高頻穩定性。在某些應用中,高頻陶瓷電容器(例如 10 nF 或 100 nF)對于高頻噪聲過濾或對于保護電路(例如用于反向保護的智能二極管)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在此類情況下,有幾種方法可以保持高頻穩定性:
總體而言,必須確保檢測/注入節點對地的阻抗不受高頻(10 MHz 至 50 MHz)電容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