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AFG0 June 2025 DAC81408 , DAC81416 , TPS2661
| 主要輸入參數 | 主要輸出信號 | 建議的器件 |
|---|---|---|
SPI 或 I2C 通信 來控制 DAC 電壓輸出 | ±10V 輸出 DAC 信號 具有過壓保護功能 | DAC81408、OPA206、TPS26611 TVS3301(可選) |
目標:保護 ±10V 信號免受持續 ±32V 連接的影響,適用于不具有正檢測引腳的數模轉換器 (DAC)。
該電路設計描述了用于精密 DAC 輸出的過壓保護電路。該電路可保護 DAC 輸出免受高于最大電源電壓和低于最小電源電壓的持續過壓的影響。在沒有正 SENSE 引腳的器件中,DAC 輸出緩沖器包含在器件內,無法對輸出緩沖器的正 SENSE 反饋引腳進行引腳訪問。過壓保護電路包含一個采用單位增益設置的運算放大器,一個用于保護輸出的電子保險絲以及一個可選的瞬變電壓抑制 (TVS) 二極管。當 DAC 工作電壓 ±15V 時,輸出受到 ±32V 或更高保護,而不會損壞 DAC 和保護電路。這種類型的保護電路緩沖器可用于許多工業工廠自動化和控制應用。如果輸出端在可編程邏輯控制器 (PLC) 等輸出端子上遇到因接線錯誤而導致的過壓事件,該電路特別實用。

過壓保護緩沖器通過 PSpice? 進行仿真。首先、使用脈沖電壓源作為 DAC 來模擬緩沖器的傳遞函數。緩沖器的輸入從 –10V 斜升至 +10V,顯示了 DAC 的整個輸出范圍。緩沖器原理圖是為了進行仿真而構建的。

從緩沖器輸入到輸出的傳遞函數源自瞬態仿真。
第二個瞬態仿真顯示了過壓事件期間的電流。

輸入被設定為 0V,而一個電壓電源被放置在緩沖器的輸出上。電源斜坡模擬從 –32V 到 +32V 的轉換。
仿真從 –32V 的輸出開始,TPS26611 電子保險絲處于開路狀態,從而防止從 OPA206 的輸出中獲取任何電流。剩余電流來自具有集成輸入保護的 OPA206 的輸入,該輸入可將電流限制為約 5mA。隨著電壓降低,緩沖器輸出端的電流保持為 5mA。
當電壓增加到接近 -15V 的較低電源電壓時,TPS26611 開始從 OPA206 輸出端傳導電流。由斜坡電壓驅動的 OPA206 會立即達到 30mA 的器件電流限制。此電流限制低于 TPS26611 的 32mA 電流保護水平,并且允許傳導電流。OPA206 持續電流限制沒有破壞性。
斜升電壓上升并超過 0V,OPA206 的輸出從拉電流變為灌電流。OPA206 在相反方向上被強制進入 30mA 電流限制狀態。
最后,斜升的電壓上升到高于 +15V 的正電源。TPS26611 電子保險絲再次打開,OPA206 輸出停止灌入電流。在這里,唯一的輸出電流來自 OPA206 輸入保護。
未對 TVS3301 進行仿真。但是,發送的輸出未超過保護閾值 33V,即會開啟 TVS 導通。在 32V 的仿真電平下,TVS3301 不會影響保護緩沖器和 DAC 輸出的運行。
過壓保護緩沖器為測試而構建,并連接到 DAC81416-08EVM 的輸出端。首先,DAC 的輸出從 –10V 斜升至 10V,以驅動緩沖器輸入。從緩沖器中測得的偏移在整個范圍內小于 10μV。
然后,輸出會連接到可變電源。當驅動輸出時,會記錄輸出端的電流。測量開始時,電源電壓為 –32V,可變電源電壓升至 +32V。然后,輸出從 +32V 改回 –32V。此設置與前面所述仿真中的原理圖類似。
在測試中,OPA206 短路電流和輸入保護電流略低于仿真值。TPS26611 電子保險絲的關閉和打開存在遲滯。在 TPS26611 電子保險絲關閉并且在正常運行情況下傳導電流的情況下啟動時,電子保險絲會在輸出上升時打開,并被驅動到超過任一電源的大約 2.5V。在這里,當輸出被強制升至高于 17.2V 或低于 –17.5V 時,TPS26611 會關閉。這在仿真中可以看到一部分,在仿真中以從低電壓到高電壓的單次斜升運行。
下表顯示了此包含 DAC81408 的應用的示例寄存器映射。此處給出的值適用于在設計說明部分作出的設計選擇。
| 寄存器地址 | 寄存器名稱 | 設置 | 說明 |
|---|---|---|---|
| 0x03 | SPICONFIG | 0x0A84 | [15:12] 0b0000:保留 |
| [11] 0b1:熱警報會觸發 ALMOUT 引腳 | |||
| [10] 0b0:在 DAC 更新之間不設置 ALMOUT | |||
| [9] 0b1:CRC 錯誤會觸發 ALMOUT 引腳 | |||
| [8:7] 0b01:保留 | |||
| [6] 0b0:已禁用軟切換操作 | |||
| [5] 0b0:器件處于 ACTIVE 模式 | |||
| [4] 0b0:已禁用 CRC | |||
| [3] 0b0:已禁用流模式 | |||
| [2] 0b1:SDO 引腳正常工作 | |||
| [1] 0b0:在 SCLK 上升沿進行 SDO 更新 | |||
| [0] 0b0:保留 | |||
| 0x04 | GENCONFIG | 0x3F00 | [15] 0b0:保留 |
| [14] 0b0:啟用內部基準 | |||
| [13:6] 0b11111100:保留 | |||
| [5:2] 0b0000:已禁用所有通道的差分模式 | |||
| [1:0] 0b00:保留 | |||
| 0x09 | DACPWDWN | 0xF00F | [15:12] 0b1111:保留 |
| [11:4] 0b00000000:已啟用所有通道,不處于斷電模式 | |||
| [3:0] 0b1111:保留 | |||
|
0x0B、0x0C |
DACRANGE0 (通道 7:4) DACRANGE1 (通道 3:0) |
0xAAAA | [15:12] 0b1010:將 DAC 輸出范圍設置為 ±10V |
| [11:8] 0b1010:將 DAC 輸出范圍設置為 ±10V | |||
| [7:4] 0b1010:將 DAC 輸出范圍設置為 ±10V | |||
| [3:0] 0b1010:將 DAC 輸出范圍設置為 ±10V | |||
|
0x14-0x1B |
DAC0–DAC7 (通道 0:7) |
0x8000 |
[15:0] 為輸出電壓 0V 設置 DAC 數據代碼 |
下面所示為將初始寄存器值設置到 DAC81408 的偽代碼序列。以下偽代碼將器件設置為一個通道以實現 ±10V 輸出。此處給出的值適用于在設計說明部分作出的設計選擇。
DAC81408 偽代碼示例
1: //SYNTAX: WRITE <REGISTER NAME (Hex code)>, <MSB DATA>, <LSB DATA>
2: //Set the device in active mode
3: WRITE SPICONFIG(0x3), 0x0A, 0x84
4: //Enable the internal reference
5: WRITE GENCONFIG(0x04),0x3F, 0x00
6: //Enable all DAC channels, not in power-down mode
7: WRITE DACPWDWN(0x09), 0xF0, 0x0F
8: //Set Channels 7 to 4 to ±10V output range
9: WRITE DACRANGE0(0x0B), 0xAA, 0xAA
10: //Set Channels 3 to 0 to ±10V output range
11: WRITE DACRANGE1(0x0C), 0xAA, 0xAA
12: //Set DAC0 to output 0V
13: //Data is configured in straight binary, not two's complement notation
14: WRITE DAC0(0x14), 0x80, 0x00
15: //Channels 1 through 7 configured through registers 0x15 - 0x1B
使用參數搜索工具查找其他可能的器件。
有關 TI 綜合電路庫的信息,請參閱模擬工程師電路說明書。
其他資源
如需 TI 工程師的直接支持,請使用 E2E 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