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AB02 October 2020 LMR50410
在環路穩定性測試中,頻率響應分析器會繪制波特圖,但并非通過獲取開環傳遞函數的方式來實現,而是直接計算輸出和輸入信號的增益和相移。該過程如圖 3-1 中所述。
圖 3-1 環路穩定性測試中的掃頻過程在圖 3-1 中,fINJ 是注入信號頻率,[fSTART, fEND] 是掃頻范圍,VA(AC) 和 VB(AC) 是注入和輸出電壓點處電壓的交流分量。
在 PSpice 中,環路穩定性測試仿真遵循相同的過程。假設使用具有典型峰值電流模式控制功能的同步降壓轉換器,如圖 3-2 中所示。
圖 3-2 PSpice 中具有峰值電流模式控制功能的同步降壓轉換器
圖 3-3 具有峰值電流模式控制功能的降壓轉換器經計算得出的波特圖在進行環路穩定性仿真時,紋波注入的電路連接應當與實際環路測試相同。另外,負責執行掃描的頻率響應分析器功能部分也需要通過 PSpice 命令來實現。綜合這些考慮因素,仿真電路如圖 3-4 中所示。
圖 3-4 PSpice 中同步降壓轉換器的環路穩定性測試電路和命令在圖 3-4 中,一個交流電壓源與一個 50Ω 的典型電阻器并聯。電壓應非常小,以便轉換器的直流工作點不會發生變化。本例中采用幅度為 10mV 的電壓源。交流電源的頻率會掃描變化,因此這里采用一個變型 freq。在正確連接紋波注入后,通過紅色方框中列出的 PSpice 命令實現頻率掃描。下面詳細介紹了相關命令。
第 1 行:.param freq = 10k
第 1 行是 freq 的定義并設置了默認值。
第 2 行:.TRAN 0 {10/Freq+150u} 150u
第 2 行定義了單個頻率點的仿真時間。通常,它從 0 開始,并在轉換器達到穩定工作狀態一定時間后結束。本例中,降壓轉換器在 150us 后實現穩定工作。在此之前,它處于啟動狀態,不適合用于環路測試。在 150us 后,剩余的仿真時間為當前頻率下的 10 個周期。10 個周期的長度足夠仿真器計算輸入和輸出信號上的增益和相移。
第 3 行:.STEP DEC PARAM FREQ 10k 100k 100
第 3 行定義了頻率掃描的總范圍和步長。本例中,掃描從 10kHz 開始,到 100kHz 結束。步數為每相差 10 倍 100 步。因此,10kHz 至 100kHz 范圍內總共需要進行 100 步掃描。
第 4 行:.PROBE64 P(FREQ)
第 4 行是 PSpice 中的探測和繪圖命令。
第 5 行:.options MINSIMPTS = 1000
第 5 行指定了仿真輸出中每個部分的最小點數。
運行仿真時,將會仿真一組波形并載入探測窗口中。首先選擇 FRA 函數并使用波形數據文件,分別由 Bode-out 和 Bode_in net 設置布線 1 和 2。然后可以處理波特圖,如圖 3-5 中所示。
圖 3-5 具有峰值電流模式控制功能的降壓轉換器經計算得出的波特圖仿真得到的波特圖與計算得到的波特圖相差很小。因此,它驗證了環路測試注入電路和頻率響應分析器建模功能,以便可以通過瞬態 PSpice 模型應用于任何類型的直流/直流轉換器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