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SXY3 March 2025 LP5814
PRODUCTION DATA
| I2C 時序要求 | 最小值 | 標稱值 | 最大值 | 單位 | |
|---|---|---|---|---|---|
| 標準模式 | |||||
| fSCL | SCL 時鐘頻率 | 0 | 100 | kHz | |
| 1 | (重復)START 條件后的保持時間。在此時間段之后,生成第一個時鐘脈沖。 | 4 | μs | ||
| 2 | SCL 時鐘的低電平周期 | 4.7 | μs | ||
| 3 | SCL 時鐘的高電平周期 | 4 | μs | ||
| 4 | 重復 START 條件的建立時間 | 4.7 | μs | ||
| 5 | 數據保持時間 | 0 | μs | ||
| 6 | 數據建立時間 | 250 | ns | ||
| 7 | SDA 和 SCL 信號的上升時間 | 1000 | ns | ||
| 8 | SDA 和 SCL 信號的下降時間 | 300 | ns | ||
| 9 | STOP 條件的建立時間 | 4 | μs | ||
| 10 | STOP 與 START 條件之間的總線空閑時間 | 4.7 | μs | ||
| Cb | 每個總線的容性負載 | 400 | pF | ||
| 快速模式 | |||||
| fSCL | SCL 時鐘頻率 | 0 | 400 | kHz | |
| 1 | (重復)START 條件后的保持時間。在此時間段之后,生成第一個時鐘脈沖。 | 0.6 | μs | ||
| 2 | SCL 時鐘的低電平周期 | 1.3 | μs | ||
| 3 | SCL 時鐘的高電平周期 | 0.6 | μs | ||
| 4 | 重復 START 條件的建立時間 | 0.6 | μs | ||
| 5 | 數據保持時間 | 0 | μs | ||
| 6 | 數據建立時間 | 100 | ns | ||
| 7 | SDA 和 SCL 信號的上升時間 | 300 | ns | ||
| 8 | SDA 和 SCL 信號的下降時間 | 300 | ns | ||
| 9 | STOP 條件的建立時間 | 0.6 | μs | ||
| 10 | STOP 與 START 條件之間的總線空閑時間 | 1.3 | μs | ||
| Cb | 每個總線的容性負載 | 400 | pF | ||
| 超快速模式 | |||||
| fSCL | SCL 時鐘頻率 | 0 | 1000 | kHz | |
| 1 | (重復)START 條件后的保持時間。在此時間段之后,生成第一個時鐘脈沖。 | 0.26 | μs | ||
| 2 | SCL 時鐘的低電平周期 | 0.5 | μs | ||
| 3 | SCL 時鐘的高電平周期 | 0.26 | μs | ||
| 4 | 重復 START 條件的建立時間 | 0.26 | μs | ||
| 5 | 數據保持時間 | 0 | μs | ||
| 6 | 數據建立時間 | 50 | ns | ||
| 7 | SDA 和 SCL 信號的上升時間 | 120 | ns | ||
| 8 | SDA 和 SCL 信號的下降時間 | 120 | ns | ||
| 9 | STOP 條件的建立時間 | 0.26 | μs | ||
| 10 | STOP 與 START 條件之間的總線空閑時間 | 0.5 | μs | ||
| Cb | 每個總線的容性負載 | 550 | p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