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SLE6D August 2023 – June 2025 OPT4003-Q1
PRODUCTION DATA
該器件有一個中斷報告系統,可使連接到 I2C 總線的處理器進入睡眠狀態,或忽略器件結果,直到發生需要采取可能行動的用戶定義事件。或者,對于可以利用單個數字信號(用于指示照度是高于還是低于目標級別)的任何系統,也可以使用這種相同的機制。
INT 引腳具有開漏輸出,需要使用上拉電阻。該開漏輸出允許將多個具有開漏 INT 引腳的器件連接到同一條線路,從而在這些器件之間實現邏輯 NOR 或 AND 功能。INT 引腳的極性可由 INT_POL 寄存器控制。
主要有兩種中斷報告機制模式:鎖存窗口比較模式和透明遲滯比較模式。LATCH 配置寄存器控制使用這兩種模式中的哪一種。表 6-1 和圖 6-3 匯總了這兩種模式的功能。此外,INT 引腳可用于指示其中一種模式出現故障 (INT_CFG = 0) 或指示轉換完成 (INT_CFG > 0)。表 6-2 詳細介紹了該功能。
圖 6-3 中斷引腳狀態(INT_CFG = 0 設置)和寄存器標志行為| LATCH 設置 | INT 引腳狀態(當 INT_CFG=0 時) | FLAG_H 值 | FLAG_L 值 | 鎖存行為 |
|---|---|---|---|---|
| 0:透明遲滯模式 | INT 引腳指示測量值是高于(INT 有效)還是低于(INT 無效)閾值。如果測量值介于高閾值和低閾值之間,則保持之前的 INT 值。該模式可防止在測量值接近閾值時 INT 引腳重復切換。 | 0:如果測量值低于下限 1:如果測量值高于上限 如果測量值介于上限和下限之間,則保持之前的值。 | 0:如果測量值高于上限 1:如果測量值低于下限 如果測量值介于上限和下限之間,則保持之前的值。 | 不鎖存:每次轉換后都會更新值 |
| 1:鎖存窗口模式 | 如果測量值超出窗口(高于高閾值或低于低閾值),則 INT 引腳變為有效狀態。在讀取 0xC 寄存器之前,INT 引腳不會復位并返回無效狀態。 | 1:如果測量值高于上限 | 1:如果測量值低于下限 | 鎖存:在讀取 0x0C 寄存器之前,INT 引腳、FLAG_H 和 FLAG_L 值不會復位。 |
THRESHOLD_H、THRESHOLD_L、LATCH 和 FAULT_COUNT 寄存器控制中斷行為。如表 6-1 所示,可通過 LATCH 字段設置在鎖存窗口模式和透明遲滯模式之間進行選擇。可以在 INT 引腳、FLAG_H 和 FLAG_L 寄存器上觀察中斷報告。
將當前傳感器測量值與 THRESHOLD_H 和 THRESHOLD_L 寄存器進行比較得出的結果稱為故障事件。有關用于設置這些寄存器的計算,請參閱閾值檢測計算 部分。FAULT_COUNT 寄存器決定了觸發中斷事件并隨后更改中斷報告機制狀態所需的連續故障事件 的數量。例如,FAULT_COUNT 值 2 對應于四個故障計數,在這種情況下,除非連續進行四次滿足故障條件的測量,否則不會實現表 6-1 中所示的 INT 引腳、FLAG_H 和 FLAG_L 狀態。
表 6-1 中列出的 INT 引腳功能僅在 INT_CFG = 0 時有效。如表 6-2 所述,可以更改 INT 引腳功能,以指示轉換結束或 FIFO 已滿狀態。即使在 INT_CFG > 0 的情況下,FLAG_H 和 FLAG_L 寄存器也繼續按表 6-1 中所列的方式運行。INT 引腳的極性由 INT_POL 寄存器控制。
| INT_CFG 設置 | INT 引腳功能 |
|---|---|
| 0 | 如表 6-1 所示 |
| 1 | 每次轉換后,INT 引腳均以 1μs 脈沖持續時間置位 |
| 2 | 每進行兩次轉換,INT 引腳就會以 1μs 脈沖持續時間置位,以指示兩個通道測量均已完成 |
| 3 | 每進行四次轉換,INT 引腳就會以 1μs 脈沖持續時間置位,以指示 FIFO 已滿 |